返回第二百三十三章 终于能修炼了?(2)(1 / 2)唯我圣光首页

常晟自然知道类似蒋松阳这样年龄的年轻人的想法,轻声说道:“咱们华夏的国情,你们三个人也是知道的。

咱们华夏从古至今都是强调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而且在官场上、战场上也更加崇尚谋略、智慧。

就算咱们现在的军队也是参谋长作为指挥首脑,再比如咱们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当你们看完之后,留下最深印象的角色是谁?作者最为推崇的又是谁?

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武力冠绝三国的吕布么?

不是

还是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

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不,统统都不是。

而是诸葛亮、曹操、郭嘉、周瑜等人。

和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中的那种奋战在第一线的英雄不一样,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纯智谋型的人物,论实力他只是一个书生而已。

而宁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曹操,还有吴国大都督周瑜,都是深入人心的角色。

虽然只是一部小说,但是也体现了咱们华夏文明中对谋略、智慧的看重。

而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这主要和华夏内外的古代战争历史有关系。

华夏相对外国来说,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战争的规模都十分巨大。

从战国时期开始,华夏的战争动辄就是出兵十万以上。

公元两百多年的三国时期,更是出现了百万兵士级别的战役。

而在同一时期的欧洲,战争规模非常小。

我举个例子,亚瑟王统一英国的时候,只用了几百个士兵。

到了城堡时期公元九世纪前后之后,虽然国家间也有大规模的战争,但是更多的是在分封的领主之间,各个城堡相互攻伐,占领土地与人口。

而就算是这些战斗的规模,也依然徘徊在数百人到千余人之间。

中世纪的最后一次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战役,法国也仅仅投入了六万人。

要知道,个人的力量,人数越少则越为凸显。

人数一多,个人的力量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在几十、上百人中,一个武力拔群的人,那肯定是非常厉害了。

但数十万人级别的战斗中,除非是超凡者,不然个人仅凭力量能做到什么?

反而是智谋的效果更好。

更别提古代超凡者的数量非常稀少,而且一般会有敌对方的超凡者制衡了。

除去演义小说中类似吕蒙的转变,我国古代对将领的称赞与奖赏,也更多是在军略上、战术上,而非个人的实力。

正是因为战争规模太大,所以才导致将领的个人实力效用有限。

西方古代,长久以来的小规模战争中,形成的对个人实力的崇拜,就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根源。

随着现代战争形势的改变,个人的力量越发的渺不过这种积淀经过演变,形成了现在这种个人英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