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额一无鱼,搏泼摸佛,得特讷勒——”,“先生,先生,先生所言是甚?”。“是一拼音之法,待我晚间写来,使人奉渎大人”。吕维祺闻言道:“先术之术必是非同寻常,学生极待一观”。刘洪起道:“大人接着讲”,接着,在吕维祺的讲述声中,刘洪起又想起了心事。
刘洪起身后的帷幕内,摆着一床一桌一凳,桌上有本《音韵日月灯》,刘洪起没翻过一页。
吕维祺终于收起了中原雅音的话头,他道:“学生此来专为聆训,听先生批讲拙作,先生可否略陈其概”。刘洪起闻言惭愧地一笑,回道:“学生本是不学无术之人,奉院差而来,奉谒祖陵,却只顾游逛,茫茫然其犹醉也,于先生大作竟是,竟是懒怠一观”,说着,尴尬地笑起来。吕维祺闻言不觉失望,他转移话题道:“观先生神色,心中似有不可解之事”。刘洪起道:“这事儿不好摆划,总之君子谋道不谋食,学生思虑的并非名位之事”。吕维祺闻言道:“可敬之至,奉此拙作搅扰先生,倒是学生造次了,学生自东南而来,气驱东南,文章太盛,然于国事又有何补”。
此时,院内停着一辆辕车,几个家人正往车上拾掇物件。所谓辕车就是两轮车,两轮两把,辕车一定有两支长长的车把,将车把架在牲口背上,两轮车才平衡得起来。门外忽地传来一阵马蹄声,“什么人,还不下马!敢冲撞钦差行在”,守门的军士喝道。马上之人应道:“河南部院行文国丈钦差张大人,至急!”。
二进院,客厅中摆着无用的瓷瓶,围着屏风,屏风上是几只骚首弄姿的鹤,王昺与张国纪并坐上首,下面坐着一个身着锦鸡补服的大官,正是漕运总督朱大典,他是与吕维祺一起来的,因为驸马与国丈不几日便要走,朱大典此来专为送别。朱大典道:“二位国戚此来,为宗社生灵永久计,培殖祖陵,于国计岂小补哉,本应添拨脚力,馈送土仪——”。
王昺打断道:“帝乡残破,礼过重了,老朽自来帝乡,何曾与皇上分忧,是何作用担当,每日不过仨饱俩倒儿,其如皇上天恩何?”。正说到这,忽地一个家人勿勿进来,对张国纪耳语了几句,张国纪接过一个大信封,却是河南部院的公函信封,张国纪揭开火漆,却从中摸出一只小信封,小信封没封口,张国纪拈出信纸略事观瞧,神色有异。他抬起头来呆了呆,起身吩咐道:“请刘先生”,家人刚刚下去,张国纪又步家人的后尘,拿着信往偏院去了,王昺与朱大典都呆住了。
隔壁院中立着高高的木架,摆满水缸,却是一座染坊,院中静悄悄地杂草丛生,早已是人去院空。一墙之隔的耳房内,刘洪起坐在顶子床上,所谓顶子床就是有护栏和顶棚的床。虽是开着窗,却烟雾弥漫,王昺被呛得咳了几声,刘洪起方才一惊,将烟头弹出窗外。他道:“我这心里疼得直打嘀溜,举念成灰。我这当哥哩,凡事要尽着兄弟点,何况兄弟先我而去,我竟能不去送送兄弟。由祥符来此间,我已是损了一个兄弟,为了国事我忍痛上路,如今国事已了,上京便是迟上一月二月有什么打紧,我总要先回家送兄弟一程”。张国纪道:“你也莫要别倔头儿,将才驸马爷说了,不是不叫你回家,总要先请旨”。
刘洪起道:“咋?怕我就势儿不回来?中州地面有什么好,残破地方,缺官不肯补,补了不到任。我又不是官,这还夺情了?”。王昺道:“圣意悬悬,勿启朝廷之疑”。此言一出,张国纪与刘洪起惊讶地看着王昺,王昺又道:“贵昆仲的事,我与国丈已是再三致问”,说罢,起身去了。
“我这便题奏,圣旨不出十日便可下来,静候圣裁”,院中传来王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