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动笔之前,我心里武侠的的样子就是快意江湖,驰马驱兽。花着大把的银子喝着大碗酒当然少不了那一句“小二,二斤熟牛肉”
想想自己小的时候,依偎在爸妈身旁,跟他们一起看古龙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嘿,十四本书,想必当时的他们就像我们一样,也躲在被窝里看过,也在教室里偷偷传阅过吧。
我们二十多岁的年龄正好经历了武侠从巅峰一步一步走下神坛的过程。有人曾经说,“金庸之后无武侠”。
我很不赞同,“武侠”这个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是一种精神,从古至今传流下来的。现在很多人都在用“绅士”、“骑士”这些词来形容自己对某人某事的赞叹,却不知“君子”“侠客”才是这些人格行为的老祖宗。
侠客诞生于武林,却不拘束与武林,侠义起身于江湖却不停留在江湖。当我想把心里的侠客精神写出来的时候,翻阅了很多资料,看到了古人对“侠”这个字的解释。
“侠”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的“士”阶层。在那时,周王室衰弱,群雄并起,诸侯莫不摇旗加入争霸世界的队伍。而就在这时,风起云涌的是会环境中诞生了许多有“侠”之心的名人志事。有史可循——鲁仲连以游说行侠;专诸以报恩行侠;侯嬴以智慧行侠;荆轲以胆略行侠。就这样,当他们的故事编辑成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侠客豪杰、文人骚客的心。
看了许多的资料,我才明白之前我对于“侠”的定义太过狭隘了,怪不得梁启超先生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
并不是快意江湖就是侠客,惩奸除恶就是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