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帝城托孤(2 / 2)汉末有武名吕布首页

群臣读诏完毕,立太子刘禅继位,改元建兴。加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葬刘备于惠陵,谥曰昭烈皇帝。尊皇后吴氏为皇太后谥甘夫人为昭烈皇后,糜夫人亦追谥为皇后。升赏群臣,大赦天下。

赵兵探知此时,报给吕布。吕布大喜:“刘备已亡,朕无忧矣。何不乘其国中无主,起兵伐之?”

贾诩劝:“刘备虽亡,必托孤于诸葛亮。亮感备知遇之恩,必倾心竭力,扶持嗣主。陛下不可仓卒伐之。”

正说间,郭淮奋然而出,说:“不乘此时进兵,更待何时?”

此时的郭淮已经不再跟随吕璟,而是渡过科举,在朝中为官了。大赵的科举并非年年都有,只有在官员出现缺少的时候才会开科取士。而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运行完善,他麾下的靠谱文臣武将也就越来越多。

这也是为什么天下人都说吕布是天下第一大诸侯,不仅仅是地盘最大,更重要的是高质量的人才多。

但刘备不想科举吗?曹操不想科举吗?孙权不想科举吗?

其实都是想的。

然而刘备依靠益州士族站稳脚跟,曹操依靠诸曹夏侯兄弟掌握地盘,孙权也靠着江东世家维持统治。他们的利益和世家已经捆绑在一起。唯独吕布,一开始奉行的是高压统治,更不要说围绕在吕布身边的,哪有正经世家出身。

陈宫是背主过一次的理想主义者贾诩是一直被摒弃在外的关西人崔绪在跟随吕布的时候,都已经准备举家搬迁避祸。更不要说一众文武,能居高位的都不是家族谋求,而是自己打拼。若说出身最好的,还是河东司马朗,而司马朗也算是半个理想主义者,和科举不冲突。

所以科举制度能得到他们的维护。

吕布看向郭淮,不由问策。郭淮说:“若只起大赵之兵,急难取胜。需联外兵,两面夹攻,同时散布流言,用商贾带出蜀中人口。益州就此可图。”

“联哪处外兵?”

他说:“陛下可修书一封,差使往凉州羌人,令起羌兵十万,取西平关再修书直入南蛮,用官诰赏赐,见蛮王孟获,令其攻打益州、永昌、牂牁、越嶲四郡,以击西川之南再遣使入吴修好,许以割地,令孙权起兵十万,攻两川峡口,径取涪城然后命大将军张辽为大都督,提兵十万,由京兆径出葭萌关取西川。”

吕布听之,自然无不欣喜。

若是能将益州打通,自北向南,他都有攻击之力。就可以从西往东推了。

却是说刘禅继位以来,风雨飘摇,全是诸葛亮压下处理。有人来报:“吕赵提兵四路,剑指成都,甚是利害。已先报知丞相,丞相不知为何,数日不出视事。”

刘禅听完后大惊,连忙宣诸葛亮入朝。然而使者去了之后回报:“丞相府下人言,丞相染病不出。”

刘禅开始惊慌。

次日,他又命黄门侍郎董允、谏议大夫杜琼去诸葛亮卧榻前告知此事,然而两人在诸葛亮府邸前皆不得入。

杜琼不由不满:“先帝托孤于丞相,今主上初登宝位,被曹丕五路兵犯境,军情至急,丞相何故推病不出?”

良久后,门吏传来诸葛亮之言:“病体稍可,明早出都堂议事。”

只是诸葛亮的身体迟迟不好。

杜琼等人叹息而回,多位官员又来求见诸葛亮,又不见诸葛亮出门。无奈只想,杜琼只能建议刘禅亲自去诸葛亮府邸中问计。

刘禅问太后,太后不由大惊:“丞相何故如此?有负先帝委托之意也!我当自往。”

董允连忙劝:“娘娘未可轻往。臣料丞相必有高明之见。且待主上先往。如果怠慢,请娘娘于太庙中,召丞相问之未迟。”

太后依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