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思维导图(2 / 2)大秦钜子首页

然而即使是他,再看到这种字型的时候,心底还是涌起一股说不出来的别扭,手臂高高举着,却无论如何都写不下第二个。强烈的陌生感困扰着他,让他只得无奈放弃。

他搁下笔,拿起削轻轻刮掉写好的字,吹干净木屑,提笔重写。这一次他换成了赵篆,横平竖直铁划银钩,眨眼功夫两字写就。

【农机】

这下看着舒服了。

“以后要是再有人说大脑是人体唯一存放记忆的地方,我一定会建议他找雷劈一下……”李恪苦笑着吹干墨迹,想了想,又在【农机】后面郑重地加上【收割】二字。

“收割用的农业机械……”他嘟囔着把简放到一边,换上一枚新简,在顶部标上【需求】,“我的需求是提高效率,还有解放生产力。”

他很快在新简上写下【效率】和【生产力】两个词,接着又把它推到一边,换上第三枚简。

【联合收割机】

联合收割机是农业自动化的里程碑式作品,一台机械便能够完成谷类作物的收割、脱粒、分离茎杆、清除杂余物等工序,从田间直接获取谷粒。

这种机械效率极高,大大解放了农民的生产力,即便是1831年麦克.科密克设计制作的世上第一台马拉式联合收割机,其收割效率也超过三十个人工,完美符合李恪心目中的要求。

“问题是……该上哪儿去找两匹驽马来?”他皱着眉头喃喃自语,“就算有马,主机箱里复杂的传动结构一时半会做不好……这儿没有3D打印,没有车床,没有机械臂……真要造一架复杂的机械,估计就算拆了房子,木头都不见得够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烦躁地挠了挠头,捡回之前的木简,按顺序排放在面前,提臀跽坐,看着上面的字眼怔怔出神。

“没有机械动力,没有畜动力,最好明天就能用……这样一来,多功能的设计肯定要放弃,只能专精一样,毕竟功能越多结构就越复杂。”

他盯着木简喃喃自语:“完全做新的也不现实,我没那么好的木工,铸铁也是问题……也就是说,最好能依照旧的农具改进,而且一定要便于加工,就算成品难看些也无所谓……”

他一面说,一面抽出标注着“需求”的木简,在空白处补充道:【人动力】,【结构简洁】,【功能单一】,【便于加工】。

“看来,我需要一把神奇的镰刀……”

联合收割机的宏伟蓝图还没落笔就被推翻,李恪有些遗憾,但还是干脆利落地刮掉字,重新写上【镰刀】。

这也是第三枚简上唯二的字眼。

接着是第四枚。他在简首处写下【特征】两字就搁了笔,看着空白的木简,脑子里回忆起今早劳作时那些熟练农户收割的动作。

扶住禾槁,挥动镰刀,镰刀轻轻挫动,看起来并没有使太大的劲,但他们一次弯腰就能割下一整列禾槁。

割下来的禾槁顺从地贴在手心,整整齐齐聚成一束,轻轻一推就倒在田垄边上。

他早发现扶禾才是快速收割的关键,可他偏学不会。

那动作看似简单,实则精细,稍快一点禾槁会倒,稍慢一点禾槁会飘。他忙活了半天,发现自己的手不够稳,沐猴而冠却不如一株一株揪着收拾更麻利。

一列禾槁足有四五株,弯一次腰只割一株,如此几个时辰下来,效率低下不说,李恪的腰都快弯断了,最后一个时辰脚步虚浮,跌了整整四跤。

由此看来,新的农具应该具备这些特征:【长柄】的设计不用弯腰,【横柄】方便使力,还有长且宽的【扶禾板】,以固定的角度和位置来代替用手扶禾的机械动作,用以提高效率。

李恪越写越兴奋,抬手捡出一块宽大些的木牍,一撞弹开几上的简,径直画起了概念图样。

他已经知道自己要制作什么了。

改良型长柄镰刀,模样有些像长柄战镰,横置的镰刃和长柄接近九十度角,柄上固定短小的横握和宽大的扶禾板,大致是单兵手摇式割禾机的简陋型人力版本。

李恪不知道这件农具是谁发明的,印象里,有个天竺小伙在2017年用这种鄙陋的设计成片成片地割稻子,还由此成了网红。

既然有这样的典故,不如这个项目就叫“推特长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