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天元时期天下的乱象,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因为大虞朝廷对几处大的自然灾害处置不当,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成为流民,赈灾工作也相当不利,最终被逼到绝境的百姓接二连三的揭竿n。
大乾这几年,虽然军务院先是进行了第三次西征,这两三年又一直在为出海征伐瀛洲岛做准备。
但是,政务院却是一直都将工作重心放在民生建设上。
各种利国利民的政策一项项,自然也不会漏掉江河防汛这么重要的工作。
所以,大乾在江河防汛方面的工作相较于历朝历代还是做得比较不错的。
然而,自然灾害很多时候都是人力难以逆转的,尤其是在生产力、科技水平相对低下的年代。
这时候,朝廷能做的就只能是尽量减少损失
三月,欧阳野不在神都雒阳,而是亲自坐镇洪灾最有可能爆发的中心,彰德府。
不过他既不是此番防汛抗灾的总指挥,更不是具体负责其中事务的人,来到这里只是为了稳定人心。
至于此番防汛抗灾的总指挥,名叫赵文举,原是大虞工部一名员外郎,有着相当丰富的防汛、治河经验。
虽然在大虞天元后期,他所参与的一些相关工作结局并不怎么好,但却无人敢否认他在其中所起到的正面作用。天维战记
至于那些工作的结局不好,几乎全都是因为大虞绝大部分官员的贪腐无能,以及下面吏员的办事无能所导致的。
所以,大乾定都雒阳后,很快就找到了赵文举,任命其为工部侍郎,专管江河治理与防汛工作。
“陛下,经过老臣与其他一众负责防汛的同僚研究,河水溃堤恐怕不可避免,朝廷必须开始组织民众迁离了。”在一件小厅中,赵文举单独向欧阳野禀奏道。
这方面问题赵文举早几日就跟欧阳野通过气,因此欧阳野并不意外,便问道:“能估算出河水可能在多久后溃堤吗?具体要迁离哪些地方的百姓?”
赵文举道:“河水溃堤时间很难预测,我们最多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至于迁离哪里的百姓,我认为至少要迁离彰德、牧野、邯郸、东平几府的沿河三十里之内的百姓都要迁离。
至于三十里意外的百姓,也需要组织他们迁移到地势较高处,唯有如此,才能在洪水袭来时减少伤亡与损失。”
欧阳野听完,稍稍想了想,道:“稍后朕会启动雨部紧急传讯系统,到时候指令便可以在一天之内通过信鸽传遍沿河的各个府县。十天,不过,朕只会给他们十天时间组织百姓迁离。”
“十天?”赵文举听了讶然,然后便不由劝道:“陛下,这会不会太急了些?百姓本就故土难离,便是官府强制执行迁离政策,也是困难重重。若再将时间限制在十天内,恐怕会弄得百姓生怨,甚至酿成一些人为的灾祸啊。”
作为前朝实干派的官员,赵文举见过太多官吏在执行朝廷政策中对百姓造成伤害的事情了。
大乾官吏虽然比大虞好很多,但若是时间太急,官吏们为了完成上官下达的任务,难保不会对百姓动用一些酷烈的手段。
须知,大乾虽然一直在改变官吏与百姓的关系,乃至对彼此地位的认知、态度等意识上的问题,但毕竟才开国几年,官吏们也有不少是从前朝成长起来的,可以想象,上面压力大了他们会怎么对待百姓。
听了赵文举的话,欧阳野一叹道:“我有何尝不知道这些?但是我们真的不能拖太久实话告诉赵卿吧,我很担心有人暗中提前破堤引发洪水。”
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