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路上说鳖(1 / 2)穿越过去之胖子首页

当洪秃子把昧着良心从路过的外地人手上弄过来的骡子和大车送过来到方家砖厂抵账的时候,骡子还很小,毛暗体瘦,大车破破烂烂,加在一起了不起最多值十个大洋。方家的砖厂等于硬生生的被洪秃子赖掉了一半的帐。

方常善的大老婆明摆着吃了大亏,偏偏沾她家便宜让她吃大亏的人她又惹不起,一肚子气闷在肚子里,有苦说不出。

此时正好张克泉来讨账,她在气头上就把让她看着就烦的骡子和车抵给了张克泉,也顺便赖掉了张克泉十五个大洋工钱其中三分之一的帐,算是给自己减少了损失,找补了一些回来。

这下两下相抵,最多也就损失了五块大洋,她心里的郁闷也略微舒缓了一些。

张克泉为了讨工钱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浪费了多少功夫,最终得到了这个结果。

自知自家没有啥本事,胳膊也拧不过大腿。再这样闹下去也讨不到工钱,无奈之下只好把骡子和大车赶回了家。

其实啊,骡子这种牲畜在皖南这里极少见,很多人都不识货,看起来这头抵账的骡子又小又瘦,但是颈长、胸阔、腰瘦、胫细,会相牲畜的看了就知道以后会是匹上好的骡子,只是以前没有喂养好而已那辆大车虽然看起来破破烂烂,但是车轴使用的木料却极好,拉回来让五伯修修补补之后跑起来相当不错。

骡子在北方农村可是大牲口。马骡子聪明、温顺,它能拉、会跑、特别能干重活,对饲料也不讲究。只要细心喂养,好好调教,它在犁田耕地和驮运货物上绝对能抵得上四五个强劳力,所以在农村有“一头骡子半个家”的说法。

张克泉对骡子极为爱惜,经过他细心调养,精心调教,这头九个月大的骡子膘肥体壮,看见的人无不赞叹。再过几个月大青骡子就一岁多了,这时它就可以干一些轻活等到再过一年这匹骡子成年以后,卖个三四十个大洋都没问题。

所以,老妈许玉珍觉得前面结算工钱的时候自家虽然吃了亏,但是现在看起来还是占了便宜。

归根结底,算是吃小亏赚大便宜吧。

骡子既可以干农活,又可以跑运输,张永昌觉得以后以后自家可以向运输专业户方面发展,这样既可以挣钱,又可以少干农活,相比之下干农活可是要辛苦得多呢!

几个人在路上有说有笑不知道有多开心,说着说着,就说到了纺棉纱的话题上。

张克泉的意见是,等桐油卖了,钱拿到手之后再去买棉花,

但母亲许玉珍却坚决不同意。母亲的意思是等卖了桐油再买棉花,来回折腾起码也要过了十五以后才能搞完,这么多日子,人闲在家里无所事事却不能挣钱多浪费啊

还不如拿自家的钱先垫上,把棉花买回来乘这几天空闲把棉花纺成纱,棉纱卖出去就马上可以挣一笔钱多划算啊。

这时候,张家三兄弟都同意母亲的想法,建议用手头的钱先垫上买棉花,先把棉纱纺起来,等卖得了桐油钱再把垫的钱收回来就是了。

其实,来自后世的张家三兄弟都知道,民国时期虽然由于国外的机器纺的棉纱大量进口,冲击之下导致本土手工纺的棉纱市场日益萎缩,但是中国手工棉纱却从来都没有真正退出过市场,

主要原因呢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国产棉花的产量不断提高,棉花、棉纱的各项成本不断降低

其次是主要从业人员为农村妇女,纺纱只是家事之余消磨时间的行为,纺不纺纱都要吃饭,人工成本极为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