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村算是这个时代典型的农村缩影了。
一村皆为徐姓人,据说祖上是从外地迁来的,世世代代居住于此,渐渐形成了现在规模的徐家村。
村里的里正即是一宗之长,管着村里的大大小小事情,宗长的威信是不可置信的,只要宗长发了话,村里的人就会遵从。
当然,除了宗长,村里还会有这样一群被冠上“宗老”名头的人。
他们可能不识得几个字,也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他们活的够久,经的事情够多。
这样的人,总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
遇到事情了,几个人聚在一起合计合计,最后拿出的肯定是一个绝对不会损害族里利益的方法。
此刻,里正的家中,五位宗老坐在堂上。
徐彻几人站在屋子中央,按里正的意思又把事情和几位宗老说了一遍。
说完了也不见宗老们有什么动静,一个个闭着眼跟睡着了似的。
里正在旁边站着,也不催促。
徐彻可不相信这群人真的睡着了,老而成精可不是空话。
他们肯定不会放着山上的人不管的。
虽然这里距京城也才几个月的路程,称得上一句天子脚下。但是外头可没那么太平,拦路抢劫烧杀夺掠的事情可不是传说。
这山离徐家村这么近,村里不可能当真放任一些不知底儿的外人在上面呆着。这要是有点歹心,出点儿什么事是很容易的。
徐彻内里算是个大人,他能想得明白,身边那几个可就没这么大的耐心了。
这几个神色焦虑,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眼神还凶巴巴的。
好歹还记得面前的人是里正和宗老,就算再急也不敢开口。
一群小孩子,都面色发急的,淡定的徐彻就显得比较特别了。
徐彻发现里正的目光正在看着他,没多想,直接对着里正就是一个灿烂的笑。
里正可还记得狗蛋这孩子的。村里的大大小小不说了解全部,七七八八还是有的。
徐狗蛋被他阿爹阿娘宠成了个小霸王,十一岁了还什么事都不懂,连地都没有下过一次。
他阿爹阿娘刚刚去世,就被血亲迫不及待地扔到了祠堂,整个人大哭大闹地,谁也不让接近。
这才刚刚去了徐大河家没几天呢,就变得成熟了?
“狗蛋啊,”里正拉长了调调喊徐彻,徐彻疑惑,怎么了?
“你说这事儿怎么办才好啊?你们不是发现者吗?给个主意吧。”
里正说完这话,还在眯着眼的宗老们齐刷刷地看向徐彻。
这么重要的事情干吗要问宝宝?徐彻傻眼。
四个小伙伴也傻了,干干干吗问狗蛋,狗蛋知道个啥。
大毛自认老大,虽然畏惧里正的名声,但是还是颤颤的开口:
“里正爷爷,可以报官。”
里正笑了,“你呢狗蛋?你也觉得要报官吗?”
徐彻沉吟,里正也不急,他可没指望这小家伙能说出什么东西来,只是看他眉宇间没有慌张态好奇地多问一句罢了。
“我觉得吧,报官是首要排除的。”
“哦?”里正有兴趣地看了他一眼,“继续说。”
徐彻顶着上头六道目光,沉思开口:
“这个布料,不是我们这些偏远地方的人穿的起的,他们绝不可能是盗寇。”
“这样的话他们钱权可能沾一边。”
“官府可不会吃力不讨好来帮我们得罪一群非但不是盗匪,还有可能很有背景的人。”
“这只是我的一点想法,还请里正爷爷不要见笑。”
里正还未开口,上堂一个老爷子就呵呵笑了。
“这小娃子倒是敢想。”
这个时代皇权至上,作为皇权的维护机构官府可是说一不二,为人所畏惧,不敢反抗。落草为寇的盗匪也不例外。
一般人遇到这种事情,都会像大毛一样首先想到报官。宗老们经得事情多了,自然不会像其他人一般全然信任官府。
只是徐彻还是一个没有出过村在阿爹阿娘庇护下长大的小孩子家家,能想到这些可不简单。
“阿娃是哪家的崽崽?可是上过学堂了?”一位宗老问道。
不是在商量山上那群人的事情么,怎么拐到我头上了?
徐彻心里默默吐槽,“回太公,阿爹徐大河,仍为学堂子。”
“上学堂好哇,你这娃娃聪慧,可要拿个状元回来。”
宗老笑着,脸上的褶子盖住了面容,笑得跟喘不过来气似的,徐彻担心他下一秒就抽过去了。
考状元?徐彻汗颜,我现在才开始学写字,能把字认下来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