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招工替考(1 / 2)再跃龙门首页

李小芳竟然没有被录取,回到九中复习。因为王国庆正好空出一个位子,教务处的牛胜会老师就安排到八班复习。

李小芳的到来,让吴若水有些摸不准头脑:“啥情况,张飞刮胡子,都是些硬茬子。难不成这李小芳也像王跃进一样,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让给别人了?刘爱国同意否?”

但是吴若水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劲,以他对李小芳的了解,只要能考上,她绝对不会不去上学的,“难道与刘爱国出现啥情况了?刘爱国嫌她的中专太低?”吴若水真有些拿不准了。

女生宿舍里,部分同学对李小芳的到来并不感到意外,但是对于九中的同学来说,却有些纳闷。毕竟,按学校公布的高考成绩,李小芳应该达到中专以上的分数了。

宋姣端着喝水杯子,迈着方步,来到李小芳跟前:“小芳子,啥行市?难不成你也想考个本科?”

李小芳情绪低落,说:“别提了,坑人也没有这么个坑法的。这一次可是叫俺一家人白欢喜一场。”

宋姣当然不明白:“操,啥行市?谁敢坑咱小芳,揍这些玩艺。”

当高考成绩公布时,吴若水的确没有看错,李小芳的成绩是五百多分,上专科没有问题。为此,吴若水才对刘爱国说,李小芳榜上有名,把刘爱国高兴的不轻,当天下午就找到李小芳进行祝贺。李小芳的家人自然也非常高兴,孩子复习一年,终于考上大学,这在李小芳的村里,也不亚于天大的新闻。从那一天起,父母一改李小芳落榜复习带来的谨慎,没事就往大街上跑,见到谁都主动打招呼,抽烟不抽烟的,李小芳的父亲都会主动递上一根烟。有的村民客气,连说不会。爱好抽烟的,则赶忙接过一根,李小芳的父亲则及时地划着火柴点烟。

抽烟的村民往往羡慕地说:“老李哥,你有福,孩子考上大学,是公家人,吃上皇粮了,再也不用土里刨食了。”

李小芳的父亲听了心里特别美,比吃了冰镇西瓜还高兴,脸上乐开花,但嘴上低调:“哪里,哪里,得拿到通知书才算数。到时好好喝一盅。”

村民继续说:“老李哥,以后小芳进了城里,咱要是有啥难处可得帮忙哟,乡里乡亲的,可不能见外。”

老李说:“那是,那是,孩子就是去了江北,就是进了北京,也是咱村里的人。”

那些日子,李小芳的父母着实风光,也愿意在村里到处转游。刘爱国更是三天两头地往她家跑。既然孩子考上大学,也应该和男同学多交往,只要成功了,一切都不是事,所以父母也默认。

虽然说好事多磨,但也怕夜长梦多,时间一天一天过去,眼瞅着别的同学都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唯独李小芳迟迟没有动静。那段时间,李小芳和刘爱国是一天一趟往九中跑,打听消息,但每一次空手而返。为此,老李请客的计划也一拖再拖,尽管亲戚都说来通知书是早晚的事,趁着农活不多,先请客再说,省得最后秋季来临农活忙,没有时间喝喜酒。老李还是比较谨慎,非要坚持等到通知书再行动。

通知书老是没动静,不但李小芳一家急了,刘爱国也急了,毕竟在外上过一年大学,眼看录取通知书一直没有动静,刘爱国给李小芳分析:一是录取通知书给送错地方,二是招办忘记投档没有被录取。为了知道一个准确的消息,刘爱国和李小芳坐车来到县教育局招生办。让俩人想不到的是,旗山县第九中学高三三班李小芳高考分数是452分,而此前学校公布的分数是510。仔细查看,九中复习班有一个叫李少芳的,分数是510分。如此看来,有可能当时抄分数的老师一忙乱,将李少芳看成了李小芳。

“操,啥行市,这就是咱学校的老师,要不把人的分数给漏掉,好歹抄来了还抄错,你们说说,你们说说,咱教务处的老师能干啥?”宋姣很是生气。

如此拿学生的分数不当回事,太不负责任。也许对教务处来说,高考年年有,但对学生来说,高考的重要性还用解释吗?

李小芳无奈地说:“唉,活该咱倒霉。遇上这样的老师,找谁说理去。这样的事要是仅自己知道也就罢了,而闹得满村子都是,你说还让人怎么出大门。咱说是老师抄错分数,村里的人能信吗?”

宋姣端着喝水杯子来回转弯地生气,魏超凤说:“要不,咱也学学李洪发?”

李小芳问:“李洪发咋了,他的分数也抄错了?”

魏超凤接话道:“你当然不知道,教务处把李洪发的高考分数给漏了,李洪发爬到楼顶,非要跳楼,把老师吓得不轻。”

宋姣说:“别那壶不开提哪壶了,咱学校这些干活的。唉,咱们女生能回来复习的,哪个不是背着天大的压力。”

李小芳唉了一口气:“考不上还不算丢人,最可气的是把我的分数弄错了,白叫父母空欢喜一场,叫俺父母在村里丢大人了,现在俺父母都不敢出家门,一出去邻居就笑话,问俺爹,小芳啥时候上大学去。唉,要不是那个刘爱国把我甩了,我也就不来复习了。”

一提这茬,宋姣气不打一处来,“操,刚说了老魏,哪壶不开提哪壶,小芳,也有人给你背后一石头?”

李小芳说:“原先咱学校的那个叫刘爱国的,去年考上的。刚出分数时候,他差不多天天往俺家跑。等查出分数有误,他一下子就找不到人了。现在我才知道他找的根本不是我,是我考上的大学。你们说,怎么现在的男生没有一个好东西,平时说得天花乱坠,一看没考上,转脸不认人。操他娘的,卖了孩子买蒸笼,不蒸馒头争口气。我还就不信了,咱能考不上?!”

李小芳脸上有些杀气,对此,宋姣深有同感。其他几个女同学不再说话,心情沉重,在想着自己的心事。

大凡回到学校复习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考大学。为了自己,为了争口气。尽管如此,日子却过得稀里湖涂。学习,未见丝毫成效,却有大不如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