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怎么样?复习的多么?”父亲极为关切,停下活计问。
“还行。”
“有多少人?”
“现在光俺班就得五十人吧。”
“复习的还真不少。”不知父亲是感叹复习生多,还是感叹能拿得起复习费的家庭多。
“应该还有来报名的!”
爷俩跟审问者与被审问者似的,一问一答。但是,吴若水是尊敬父亲的,
“上午秀英子来找过你。”
“她来过?有什么事?”
父亲所说的秀英子叫董秀英,与吴若水邻村,算是初中同学。本来初中比吴若水高一级,但考中专失利,回校复读与吴若水一班。虽然董秀英在初中复读两年而进第中专,但只要考上学走出农村,就是佼佼者。在农村里,复读的时候人们会笑话你不是考学的那块料,白糟蹋一年粮食,还不如喂猪合算。等你考上了,村里的人在羡慕的同时,也很发酸:为啥自己的孩子就没有这个福分。
因是同学,董秀英对吴若水很关心。未高考前,几次来信询问,鼓励。假期中,因为高考失利,吴若水觉得没有脸面见董秀英,也没有像往年暑假那样找她聊天。现在女同学找上门来,自己总该和人家说几句话。
下午,吴若水找到董秀英,俩人走到村外的僻静处闲聊。
“若水,听说今年考得不理想。”董秀英问。
“不是不理想,而是相当的不理想。已经不是老头子上树的事,而是一枪扎死了杨六郎。”在女同学面前,吴若水不想表现的太低沉,那显得太拿不起放不下的。
“你老是和我打哑谜,怎么还扎死杨六郎了?”董秀英笑了。
“就是直接没戏唱了。好歹的考了四百六十多分,也够用的了。”
“啊?!什么够用的了?上高中专,也不错呀。”董秀英觉得有点意外。
“啥高中专,我是说这些分数开车已经足够了。”吴若水瞅准一块石头,狠狠地踢向远方。
“开车?”董秀英不解。
“一个轮子的,木头车子,这该不会办理驾驶执照吧?”吴若水说。
“你呀你,和我说话老是没正经的时候。你已经回校复习了,还开什么车子?我不是也复习了两年吗?你看看咱农村里考上的,有几个不是复习的?”董秀英安慰吴若水。
“话虽这么说,谁能保证明年啥情况?”
“能保证明年情况的,只有你自己的努力。如果不努力,就复习十年也白搭,你首先得自己有信心。”
“信心肯定有,现在一间大北屋都盛不开,要不,我怎么敢拿着父母三百块的血汗钱去复习。这一点,你还不相信我?”
“我信不信你,难道你心里没底么?”董秀英嫣然一笑,让吴若水的心里一动。董秀英上了两年中专,越来越漂亮了。
俩人肩并肩闲走,偶尔下地经过的村民,不免要多看一眼。俩人临分手的时候,董秀英递给吴若水一个信封。吴若水本想拆开看看,但董秀英执意要求回家再看。
母亲又下地去伺弄菜地,吴若水回到家赶紧打开董秀英送给的信,里面是一张贺卡:“赠吴若水:愿你不断地进取。”贺卡的画很漂亮:一棵葫芦沿竹竿艰难地向上爬,“由失败转为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坚持到底”题写在一边,语句也富有味道。背面,“人总在织梦、碎梦、希望、失望的起伏中,一生一世。但是,我们务必坚守的是……跌倒,再爬起来!”
看来,董秀英有想法,在吴若水看来,自己又何尝没有想法。但是要实现这个想法,前提是必须考上大学,否则刘爱国的遭遇会在吴若水身上出现。
晚饭刚刚吃过,吴若水正要出门找李青蓝纳凉,二哥吴若清走了进来。
“正好,老三在家,省得去学校找你了。你的高中毕业证借给我用一下。”二哥对吴若清说。
“你不是有高中毕业证吗,怎么还借我的?”吴若水有点纳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