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四章 刘慧娘争夺战(1 / 2)大宋有匪首页

李诫落草,在朝廷高层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震荡。

堂堂一个从六品将作监,居然从贼落草了,这对大宋朝廷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开国以来,武官落草的时而有之,六品以上文官落草的绝无仅有。李诫开了一个先河,一个让全国文人蒙羞的先例,其性质之恶劣,以至于朝廷都不敢通报天下。

童家暗地派人报讯,称官家震怒,已经责令枢密院发兵讨伐梁山。据说这次征调的都是精锐,兵势非同小可。

要说赵佶这段时间,就没停过‘震怒’。

先是高俅的儿子让人弄死,天天在他跟前哭诉。没过多久,高俅本人也遭到陈希真刺杀,差点就横死街头。紧跟着大理国使团在滑县被人全灭,连大理世子都叫人给杀了,新使团来了以后,也不敢直言讨说法,就是天天哭,逮谁和谁哭。结果哭了几天,又赶上汴京刺杀事件大爆发,叫刺客剁下三根手指去。差几寸,就死了。这一波可不是冲着大理使团去的,全城一片刀光剑影,大小官员人人自危。饶是如此,还是死了好几个。

赵佶一日七八怒,气得饭也吃不下,连妃子也没心思上。幸亏童翔献了红楼梦,分散了他不少注意力。心情才稍微好转些,密探传来惊天噩耗:李诫落草了!

堂堂一个将作监落草了!

赵佶也不说什么了,打!狠狠的打!抓住李诫不必解送回京,就地处斩!至于李家,统统刺配沙门岛,一个不许放过。朕就不信,区区一介山贼,敢招揽朝廷六品文官,还反了天了!

对于朝廷的征讨,王庆也没太往心里去,左右不过是关胜、呼延灼、水火二将,这是来给梁山送将的。水泊梁山地势摆在这里,想灭梁山,除非动用西军。但西军这会儿正和西夏玩命,就梁山闹得这点动静,和西夏完全没得比。

除了汴京和青州,大宋很少有州郡能坐拥两位文魂凝形。虽然刘益和李诫的侧重点都不是政务,仍然极大的补充了山寨的文治。

在成立财务部和工程部后,生产部也应运而生,统管纺织、纸业、印刷等生产作坊,由刘霜担任部长。

王庆宣布任命时,很多人都感到惊奇。要知道,她连头领的身份都没有,至今还是个头目,居然一步登天,混到了和李诫、刘益相等的位置。

话说回来,刘益也是够狠的。四个女儿,一个掌控财务,一个主管生产,全都是实权部门。论山寨最强家族,老刘家可谓是当仁不让。

上山之后,刘霜通读了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及农书,把里面关于纺织的内容整理成一本《织造通典》,并择取了里面效率最高的几种织机,开始研制。

其实她对棉纺织业兴致最高,毕竟棉衣有着得天独厚的保暖功能。

王庆这三套书的内容综合起来,涵盖了棉花的种植,可谓面面俱到。目前棉花在大宋并未普及开来,只在两广、福建种植的多些。主要原因是棉纺织程序的繁复。棉花首先要去籽,然后弹松,棉纤维较丝、麻纤维短,纺的技术也与丝、麻有些不同,这些棉纺织的特有工序是丝、麻纺织中所没有的。宋代时从西域、海南传入的棉纺技术,一来技术相对落后,二来轧花、弹花、纺纱、织布等工序,并没有像丝织业那样分离开来,生产效率极为低下。在技术高度成熟的丝、麻纺织业前,宋代棉纺毫无竞争力,只能沦为点缀般的存在。

王庆撰写的关于棉花的内容,是明朝的技术经历了宋、元两代的发展,明朝时的棉花种植、纺织技术已颇为成熟。尤其是黄道婆诸多革新性改进,把棉纺织从漫长麻烦的手工中解脱出来,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刘霜平生喜好研究纺织,她敏锐的察觉棉纺中隐藏的巨大利益,就好像发现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一样。兴冲冲的畅谈发展,结果被王庆兜头盖脸浇了盆冷水。机械容易制作,人手可以扩招,问题是原料奇缺。若是从两广购买棉花,运输的费用直接入不敷出了。至于买地种棉,一个公田法就把路都堵死了。

刘霜无奈,只得退而求其次,把精力投放到麻纺织和丝纺织上。像多锭大纺车已造出了样品,并投入到了纺麻的实验中,随时加以改进。丝纺织上,一面在市面购买原料,一面培养自己的养蚕女,倒也搞得有声有色。

一些人觉得刘霜在瞎折腾,但王庆并不这么想。他需要在相对和平的时期,开发出一批产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