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章 大礼双方(1 / 2)帝国权宦首页

相比较迎接蒋妃这件事情,朱厚熜自然更加希望能够找打自己追尊生父尊奉生母的理论依据,所以,当他听白玉京还有话说的时候,心情之激动可想而知。

在这之前,他已经十分激动了,他没有想到在他明确要求白玉京不必再上疏支持自己的情况之下,继嗣派环伺,白玉京竟然还能够挺身而出,表达对他的支持。

这绝对算不上政治投机。

自从继嗣派将他们的理论抛出来之后,在礼仪这个问题上,满朝上下几乎全部是杨廷和集团的声音,即使偶有反对者,也很快就被他们联合起来排挤出局。

正因如此,今日白玉京的发声才殊为难得,对于朱厚熜的触动绝对还在当初张璁上疏之时张璁不过是个芝麻绿豆官儿,若是熬资历的话,终其一生估计四品五品也就到头了,想要迅速升迁,必须得剑走偏锋。

白玉京不同,他已经是东厂的厂公了,整个内廷里边,只在司礼监掌印一人之下。这还不算,他还一直和内阁首辅杨廷和一家关系默契,根本就不必冒这个险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在这一刻,朱厚熜认定了白玉京是整个朝廷里头最大的忠臣。

好感飙升自不必提,在他的心目中,甚至还超过了黄锦以及麦福那个兴王府的管事太监。

“说吧,简单点儿,朕的时间很紧。”朱厚熜的声音很平静,甚至隐隐还带着点不耐烦,他并不希望让大家感受到自己此刻激动的心情。

“遵命陛下!”

白玉京叩头如怡,然后直起上身,视线从毛澄的身上挪到远处夏言的身上:“假如真的按照你们的说法,那咱家倒想请问夏大人几个问题:第一,孝宗皇帝驾崩之后陛下才出生,如建父子二人之号,难道孝宗陛下阴间得子不成?如此悖逆阴阳之事,别说皇家,便是普通百姓家也不好出现吧?

第二,若继嗣孝宗,不得尊奉陛下生父,那陛下为君,兴献王与兴献王妃为臣,母见子需下跪行礼,何其不孝也?

第三,陛下乃兴献王长子,礼制规定长子不得为后,若更换父母为儿戏,无视生身父母之亲情,难道不是非礼么?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陛下已然即位为君,你们却固执己见,非要逼着陛下更换父母,说什么如此方附和大礼之义,咱家倒要问了,你们一个个都是学富五车的礼仪大家,难道忘了那句话么: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嗯?”

话音既落,帝撵内再次传来“啪”的一声脆响。

“若按照白公公所说,陛下继统不继嗣难道就合理了?你可是深受先帝厚恩之人,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孝宗与先帝一脉断子绝孙?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你怎么说的出口?”毛澄气呼呼的质问道,这一次他的反应很快,因为在继嗣派的价值观当中,如果按照继统派的说法,那就是要承认孝宗一脉的绝嗣,而这,恰恰是他们所无法接受的。

大礼之争,如果一直用各种术语解释的话,好像一团乱麻,但若是换个说法就简单明了了。

不过在这之前有必有简单的解释几个概念。

首先便是宗法制。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

天子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

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宗宗子。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权。后来,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也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

由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内又为大宗,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子。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目的在于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

因为古代小孩不易养活,皇家特殊情况又多,为了适应变数,狭义单一的嫡长子继承制已经不够用。所以在原有的嫡长子继承制基础上,还要辅以两条备用策略。

一条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继承法则,“无嫡立长”是针对“大房”不孕的情况而设定的。因无嫡子,则庶出长子可继承皇位,而其生母一般被尊加皇太后封号,大行皇帝之正妻,也会被尊加皇太后封号。但后宫一般母凭子贵,所以只要儿子承统为帝,生母的地位一般会高些,对于皇考之正宫娘娘,不过是尽到赡养义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