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岳见王忠嗣没有下狠心去做大事的意图,但是他一点都不着急,依旧不快不慢,低声向王忠嗣诉说。
李适之罢相之后,陈希烈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天宝五载之时,杨钊还没有崛起,做什么事都得顺着李林甫。
李林甫举荐陈希烈,不仅仅是因为陈希烈一直向他靠拢,而且陈希烈性情谦柔,容易控制!
开元末期之时,牛仙客任宰相的时候,就是一个应声虫,李林甫同意的事情,牛仙客都同意。李林甫反对的事情,牛仙客都反对。事事以李林甫为中心。
中途出了一个李适之,不知道让李林甫坐了几次“月堂”,才将李适之算计下去。
这次举荐陈希烈为左相,是他在诸大臣之中精挑细选的。
赵岳的意思很清楚,让王忠嗣争取早点争取到宰相这个职位,使王忠嗣的名声更上一层楼。
须知宰相不单单可以有两个,即便是李隆基有意控制宰相数量,在开元之时,不也同时出现过三名宰相。
理论上,只要李隆基有这个意向,可以和唐初一样,同时出现近十名宰相!
“战争还没有开启,判官为何这么悲观了?这一战我准备充分,欲摧拉枯朽!今后事情,还很难说。”
王忠嗣摇头一笑,或许他们的担忧都是多余的。
“泰山可攀登,人心难测,我含元殿见过李林甫,此人工于心计。李林甫视大夫为头号大敌,您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甚至您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我是大夫的幕僚,我将我的善意向大夫表达出来,大夫如何?我无能无力。只是我的话并不是杞人忧天,请大夫能深思熟虑!”
赵岳说完,恭敬退出中军大营。
“存亡之道,怎么是能参的透呢?不成功,便成仁,也是我的愿想啊!”
桌子上摊着即将送往朝廷的奏书。王忠嗣伸手抚摸奏书,将纸张抚平。
“囤积粮食,准备良马,锻造弓箭。过了今年冬天,就对吐蕃用兵!”
王忠嗣自言自语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