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葬父、妻,并遍植三千松树于墓旁,明月夜、短松冈的由来。居丧期满,两年余,娶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熙宁元年,携眷离蜀回京,从此虽梦回牵萦,再也未回家乡。次年二月抵京,这一年身为参知事的王安石在神宗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史称王安石变的改,此时苏轼以殿中丞、直史馆授官,兼判尚书祠部的身份,将开始与王安石的正面交锋。苏轼文名既盛,又有一段热肠,在京城广交朋友,在当朝驸马王诜的府邸西园谈论诗画。元年间,西园雅集是京都美妙的风景和谈资。其间苏轼再三反对和批评新,令新十分头疼。在王安石的授意下,王安石的姻亲谢景温诬陷苏轼扶丧期间贩运私盐。苏轼不屑一顾,也不争辩,为了回避这些,主动提出出任地方。含着一腔悲愤苏轼来到了美丽的杭州,出任杭州通判三年。三年任满苏轼出任密州知州,密州前后,苏轼备受朝廷冷落,在神宗眼里留下,苏轼非佳士的印象。密州任职结束,以惯例,应回京向皇帝述职,然而却被挡在城门外,原命知河中府突然改知徐州。熙宁十年,苏轼来到徐州,其间成功,使神宗的视线再次落在他身上,并被嘉奖。元丰二年,苏轼改知湖州,此时苏轼已经厌倦了反复无常,期待有一处清幽,湖州也确实是他心中最渴望的清幽之处。由于有功,苏轼的影响在扩大,新看到了威胁。从他写的谢恩表中找出四句弹劾他藐视,诽谤。元丰二年七月御史台派人到湖州拘捕苏轼,罪名是讥讽,妄自尊大,其实转来转去都离不开他反对新,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对手穷尽手段挖掘苏轼的言论,力图置之于死地,神宗还算清醒,没有上当。苏轼被捕后大规模的营救,有湖州、杭州人,有苏辙的上书,连已被革职的改鼻祖王安石都出来营救。最后,因病中的太皇太后曹氏的一句话,被囚禁一百三十天的苏轼得以轻处,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二月,苏轼到达黄州,因言获罪的苏轼封闭了一年,为了家人生计,在朋友马正卿帮助下请得数十亩荒地,因荒地在黄州东,苏轼取名东坡,其东坡居士名号也来源以此。元丰七年苏轼移官汝州团练副使,此时儿子苏迈也被任命为饶州德兴县尉。历年的风霜,无数的迁徙,途中全家二十余人染病,苏轼一个孩子病死,资用告罄,饥寒交迫。苏轼彻底死心,向皇帝请求离职居常州,并幸运的得到皇帝的允许,苏轼一家漂泊的生活似乎到了头。。。”
荆扉唉声叹气道:“命运和苏轼开了一个玩笑,这年三月,神宗殁,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任用变反司马光为相。新推行期间被贬斥的统统受重用。苏轼受命复职,出任登州知州,告老的梦想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