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1 / 2)胡同里的奇葩五兄弟首页

周致翰听说杨科把女儿杨苗转到了他们五兄弟小时候上的那所中学,也对儿子动了转学的念头,现在五兄弟就是她回不来京城,她离开那家公司就什么也不是了,自己没有实力性的技术,现在能混到现在这个位置是她的救命恩人所赐给她的福气。</p>

一大早杨科还在睡梦中周致翰就打来了电话,“杨哥,帮妹妹个忙,给你大外甥转一下学,就咱们混大的那个学校,不要求高的。”</p>

杨科迷迷糊糊地说,“哎呀妹子,我可不是混大的,不然我现在能干为人师表的工作?你儿子的户口在哪里?”</p>

周致翰想了想说,“我儿子的户口在乡下,不在京城。”</p>

杨科又问,“那你的户口呢?”</p>

周致翰不愿意提起前夫户籍所在地那个地名回答杨科说,“我的户口也不在京城。”</p>

杨科也听明白了说,“这个学校没有户口是不容易进去的。”</p>

周致翰着急地问,“那杨苗的户口在哪里?”</p>

杨科索性从被窝里坐起来把被子披在身上说,“她的户口跟着我的户口,当年我人去那边工作,户口没有动。”</p>

周致翰急躁地说,“完了、完了,我当年把户口迁出来了,现在回不去了,啊呀呀!我再想想吧,挂了啊!”</p>

杨科被周致翰一大早打扰起来,看看窗外天空已经泛起鱼肚白,索性起来为北北备课。</p>

“哎呀!这臭小子那科比较差,这的考试,不考试怎么知道他差在哪里?”杨科自言自语地说。</p>

杨科找出一些往年按单元学习完应考的一些卷子,摘抄了一些题,洗漱完毕就匆匆去了刘潇的旅馆。一进门看到刘潇正好把油条豆腐乳摆在桌上,正准备独自享用。杨科看见吃的油嘴滑舌地说,“哇,没有给你打电话说我过来,你都给我准备上早餐了。”</p>

刘潇一脸不屑地说,“早哇,那股风一大早把你吹来了?”</p>

杨科说,“今天向领导正式报到,向领导正式汇报工作计划。”</p>

刘潇长出了一口气说,“看来你还是满敬业的。”</p>

刘潇又找了一个空碗把豆腐乳一分为二,“来一人一根油条,不要吃我的。”</p>

杨科接过刘潇递给他的半碗豆腐乳说,“就这么招待你儿子的老师”</p>

刘潇一脸不快,“喂,什么儿子?吃饭不要瞎哼哼。你爸爸当惯了,你突然叫我爸爸,我后背都有点发麻。”</p>

杨科摇着头说,“什么?你怎么一下子都给我当爸爸了?”</p>

刘潇看看杨科说,“吃饭吧,不吃就凉了,怎么热饭都捂不住你的嘴。”</p>

杨科看着刘潇一本正经的样子说,“说正经的,这孩子补课在哪里补?”</p>

刘潇也认真地说,“在李阿姨家啊!”</p>

杨科样子有点为难地说,“这李艺群回来了,我每天去李阿姨家,这、这有点不合适吧。”</p>

刘潇狠狠咬了一口油条说,“那给孩子补课有什么不合适?都什么年龄了,你不是每天去追她去。”</p>

杨科有点祈求地说,“我天天在李阿姨眼皮子底下工作我感觉有点不自在。”</p>

刘潇有点火了,“那好,我再找一个感觉自在的家教吧,你另投高门吧,请便,不送。”</p>

刘潇提了一把拖布工作去了,杨科讨了个没趣,一个人把试卷铺开研究开他的习题。</p>

刘潇做人做事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工作的时候喜欢精益求精,当年的刘潇就因为这一点,博到了李艺群的欣赏,许多年过去了,刘潇还保持着这种个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