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6章:七上八下法吃火锅(1 / 2)大唐第一纨绔太子爷首页

这个打毛衣的技术书,很明显不像是活字印刷术那样,它还是得雕版印刷,除了封面之外,里面的人物,都是一个不知名的女子。

画得很简单,就是为了雕版方便,雕版完成之后,开始印刷这个技术书,不多时间,就印刷出来十万册,而大家对这个技术书的喜爱程度,远超李承乾的想象。

多亏了封面,长孙皇后那充满母爱的打毛衣形象深入人心,所有的女子都觉得,会打毛衣,她们就跟一国之母的差距小了一些,现在唯一缺的,就是毛线。

于是,李承乾的平价毛线正式登场,用的毛是各种动物的毛,不论贵贱,自然不会卖的很贵,人人都买的起,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够卖。

毕竟没有专门提供羊毛的绵羊,哪怕这里每天很多屠宰的畜生,毛也就那么多,没办法,只能限购,每家每户限购三份。

生产力太低下了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跟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很大。

还好,起码长安不少人有毛衣穿,甚至不少大家族的人,都喜欢穿毛衣,便宜不一定不好,打毛衣穿毛衣可是一种时尚,不打不穿就落伍了!

另一边,高炉炼铁第一炉也好了,让李承乾过去参观,加了焦炭炼铁就是不一般,李承乾大为惊喜,惊喜之下,也是把一个铁铸炉子和烟囱的制造说明留下。

大家又是一阵手忙脚乱,这东西,又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由于是铸造,也不难,很快第一个炉子横空出世,自然会安装在李承乾住处,生火,放煤,烟囱里面开始冒烟,李承乾则在一旁烧水,准备泡茶。

李泰几人围在火炉旁边,看着这个盯着李承乾的茶水,糖茶这东西,喝着上瘾,不像以前的茶,喝着反胃。

其实皇宫里面并不冷,也只是没有供暖的时候会有些冷罢了,一般是刚到冬天和冬天刚结束的时候。

一人一大杯糖茶泡上,几人开始围着火炉吃火锅,外头是鹅毛大雪,大门大开着,美丽雪景一览无余,真是美不胜收!

“高明哥,写诗。”李泰道。

“写诗写诗!”李佑起哄。

李承乾无语,吃个小火锅都特么这么麻烦的吗?吃就完事了,还吟个毛线的诗啊!

大雪天李高明于火炉前作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好!”李泰。

李佑皱眉,他有些不满。

“高明哥,我觉得应该这么改。”

大雪天李高明于火炉前作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锅。

晚来天大雪,能饮一杯无?

李佑把炉子的炉改成火锅的锅,把欲雪改成大雪,倒是挺符合现在的情景的。

李承乾点点头:“不错嘛,阳杰,做得很不错,改成这样我也很喜欢。”

白居易的棺材板压……不好意思,好像他还没生呢,嘿嘿。

看着外头院子里的皑皑白雪,李承乾不由感叹:“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啊!明天肯定是个丰收年。”

其余几人露出思考的神情,虽说他们已经跟这些事情无关,丰收不丰收,大家都吃饱穿暖,但老百姓不一样,丰收对他们太重要了。

李恪道:“高明哥你的第一茬高产小麦,粗长一号,明年就能收成,很期待啊!”

李承乾无语,还粗长一号呢,他在楚门的世界不知道试验了多少次,粗长一百号总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