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凤求凰(2 / 2)启禀将军,您家后院着火了首页

一曲跌宕起伏的旋律,一段感天动地的千年爱恋,伴随着司马相如的死,这首《凤求凰》也跟随他一起埋进了尘土里,传闻司马相如临终前将《凤求凰》的曲谱赠予了自己最心爱的弟子姬桑,可就在司马相如死后,他的弟子姬桑竟也神秘的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跟他一起消失的,便是那首《凤求凰》,打那之后,近一千年来,无数爱乐人士走遍万水千山寻找姬桑和他后人的下落,可始终一无所获。直到四十年前的冬天.

后晋三年,那时的应州还未归属辽国,当时的统治者是后晋高祖石敬瑭,大唐灭亡,群雄割据,连年的战争让应州城的百姓们疲惫不堪,也让这座古老的中原古城满目疮痍。阳光明媚的一个午后,一位衣衫褴褛的年轻男子背着一把破旧不堪的古琴游荡在应州街头,他一家一家的饭店询问是否要乐师,不要工钱,有顿饱饭就行,可连门都没进,就让人当成了要饭的给轰了出来。

饥饿与寒冷让他昏倒在一个茶亭前,卖茶的老伯看他实在可怜出于同情给他做了一碗热腾腾的阳春面,男子吃完面对着老伯跪下就是三个响头,怎奈他身无分文,无以回报,猛然间想起了背后的古琴,取下包裹在琴外的破布,坐在茶亭边的草垛上,为老伯弹奏了一曲动人的乐曲。

曲声悠扬悦耳,婉转连绵,不仅惹得茶亭的客人们侧耳聆听,更使得过往的行人驻足观望,人越积越多,人群越来越大,他的琴声,也吸引了人群中一个中年男子的注意,这个人,就是前唐的宫廷乐师吴怵,起初,他并未在意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只是觉得他的琴声很好听罢了,可越听下去越觉得这首曲子似曾相识,待曲尽人散,他走到男子面前细问才想起来,方才他弹奏的,居然就是失传上千年的《凤求凰》!

吴怵出身乐师世家,往上六代先祖都曾做过宫廷乐师,他汉代的祖先吴炜曾有幸在皇宫内听司马相如弹奏过一遍《凤求凰》,当时在心里便暗暗记下了曲谱,回到家就记在了纸上,只是记的并不完整,只有曲谱的一小部分,到了吴怵这代,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几句。

“小兄弟,你能告知我这首曲子你是在哪学的吗?”“这曲子是我爹教我的,我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弹这首曲子给我听”“不知令尊现在身在何处?”“我爹在三年前就去世了”“你可知你刚所弹的曲子就是失传一千多年的《凤求凰》吗?”“《凤求凰》?你说这首曲子叫《凤求凰》?我一直以为这曲子是我爹喝醉酒的时候瞎编的,你刚说这曲子已经失传一千年了?是真的吗?”“当然!你从小听着这首曲子长大,竟不知道这首曲子的来历,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从哪来的?”“我叫姬央,儒州人氏”。

“你姓姬?你的祖上可有一位叫姬桑的人?”“有,我是他的第十一代传人”“这就对上了,我料想的不错,你果然是姬桑的后人,在这世上,还有会弹奏《凤求凰》的,就一定是姬家的人,小兄弟,我家就在前面不远处的吴家大院,你若不弃,就去我家坐坐,晚上我让下人备顿丰盛的酒菜好好款待款待你,如何?”

姬央一听有免费的晚饭吃,当即点头同意,自己已经流浪了大半年,饥一顿饱一顿,眼下有不要钱的大餐吃,何乐而不为,而且这人看着慈眉善目,不像坏人,就算是歹人,自己身上除了这把祖传破琴值个几十文钱也就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姬央跟随吴怵去了吴家,原本只是打算探讨探讨交流交流有关乐曲方面的知识,谁知这一谈便是九年,九年后,姬央为感谢吴怵多年的收留之情,将《凤求凰》的曲谱当作离别礼物送给了吴怵,然后带着他的古琴开始了云游四方的生活。吴怵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曲谱,激动不已,将自己关在一座僻静的院落中潜心学习,十四年后,年近七十的吴怵在幽州刺史耶律集的三十五岁的生日宴上第一次弹奏了一曲完整版的《凤求凰》,曲声如鸣佩环,余音袅袅,震惊四座,也使得沉寂了一千年的《凤求凰》重见了天日。

耶律集虽为契丹人,且对乐曲一窍不通,可他也深深沉迷于古老的乐曲声中无法自拔,宴会结束后,亲自去吴家拜见了吴怵,希望他能收自己的爱女为徒,教她中原琴法,吴怵在犹豫了几天之后答应了耶律集的请求,三日后,在应州刺史府,耶律集为爱女耶律薇举行了盛大的拜师会,而耶律薇也没让父亲与师傅失望,将中原琴法学的游刃有余,一曲《凤求凰》更是弹的如鱼得水,技艺精湛,让很多皇家乐师都自愧不如,八年后,吴怵因病逝世,耶律集命令全城歇火三天,为吴老先生戴孝,作为吴怵唯一的弟子,耶律薇以女儿身份为师傅守孝了三年,这份孝心,也广为应州百姓所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