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 开学快乐(2 / 2)征服者在清朝首页

征服者认真地听着,随即拿起笔来,在纸上写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几个字,并在旁边做了一些简单的注解。他的思绪跟随着学者的讲解,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古代学者讲学论道的画面。这不仅是对经典的学习,更是对心灵的洗礼。

随着课程的深入,学者开始讲解清朝的当代政治。他说道:“今日之大清,虽疆域辽阔,国势强盛,但也并非没有隐忧。我们不仅需警惕外部列强的虎视眈眈,更要注意内部官僚的腐败现象。作为未来的栋梁之材,诸位学子应当深入了解当下政局,探究如何在乱象中拨开迷雾,辨明事理,才能有所作为。”

这番话令征服者不由得思考起自己曾经在军营中见过的一些情形,心中有所感触。他在笔记本上写下“外部威胁”和“内部腐败”几个字,并在后面打上重重的感叹号。此时,他对老师讲授的内容产生了疑问:既然朝廷内部有如此多的问题,为何这些在课本上很少被提及?在儒家经典的教导下,这些问题是否也有解决的方式?

课后,征服者并没有急着离开教室。他趁着学者整理讲稿的时间,快步走到讲台前,向学者请教:“老师,您提到大清国势虽强,但也存在着不少隐忧。作为学子,我们应该如何学习经典,才能真正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呢?”

学者抬头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微笑着说道:“好问题。你们这一代年轻学子,不仅要学会‘格物致知’,还要学会‘知行合一’。所谓‘格物致知’,就是要深入探讨事物的本质;而‘知行合一’,则是要把所学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中去。若能做到这一点,即便是面对复杂的局势,也能找到出路。”

征服者对学者的回答若有所思,他深刻地体会到,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背诵经义,而是要学会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带着这些想法,他走出教室,感觉到今天的课程不仅是知识的启蒙,更是思维的开端。

离开教室后,征服者与几位同学一起走向藏书楼。他们边走边讨论今天课堂上的内容,一位同学说道:“老师说得很有道理,单靠死读书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当下的政局。”另一位同学补充道:“是啊,尤其是现在的国势,说是盛世,但我听家里人说,地方上也有许多徇私枉法的官员,这些都是学问书本中没有提到的。”

征服者插话道:“所以,我们更要学会如何用经典中的智慧来指导现实中的问题。譬如,孟子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提醒我们,真正的治国之道还是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讨论让他意识到,同学们对学问的理解有着不同的深度,也有着各自独特的视角。他决定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仅要深入研究经典,还要多多了解同学们的见解,以便形成更为广阔的视野。这种讨论的氛围无疑为他的思考增添了新鲜的养分。

随后,他来到藏书楼,翻阅了几本关于清朝政局的史书,试图进一步理解课上所学的内容。书籍中提到,随着朝廷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科举制,大量读书人进入官场,但也因官员的任用和监督制度不够完善,滋生了不少贪污腐败的现象。这些文字与课堂上学者的讲述相互印证,让征服者的思路更加清晰。

这一天的学习,不仅让征服者对《四书五经》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使他对清朝当代的政治局势有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他明白,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有志之士,必须兼顾学术与现实,知行合一,才能在未来有所作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打算继续深入学习经典,同时关注时局动态,时常向老师请教疑问,并与同学们展开更多的讨论。这种追求真理与实践的结合,成为他在学堂里不断前进的动力。

首次课堂的经历,开启了征服者求学路上的新篇章。正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这堂课为他照亮了知识与智慧的道路,让他更加坚定地走在追求学问与改变命运的旅途上。

随着课程的深入,高等县级学堂的学术竞争逐渐白热化。每当课后走在学堂的廊道里,征服者总能听到同学们围绕某个问题展开的激烈辩论,或者见到藏书楼的角落里有人埋首苦读。这样的场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形成了一种紧张而富有挑战性的氛围。每一个学子都在追求学术上的精进,因为大家心中都有着相似的目标——不仅仅是通过考试,更要在学堂内外成就一番事业,赢得未来的机会。

征服者很快发现,学堂里有几位同学对儒家经典的理解有着独特的见解。例如,一位名叫文谦的学子,在讨论《孟子》的课堂上常常能提出不同于教科书的见解。他不仅能够背诵原文,还能结合朝廷的政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使得每一次发言都引起其他同学的深思。文谦曾在课上讲到,“孟子重‘仁政’,而如今的大清虽倡导‘仁义治国’,但实际的官场腐败却与此背道而驰。若不能从根本上革除弊端,‘民为贵’的理想恐怕难以实现。”

这样的见解让征服者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他深知,在学堂里,每一个学子都在试图展现自己的才华,而自己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不久之后,一次重要的课堂测验让这种竞争愈发明显。那天,老师将一篇《大学》中的章节作为讨论主题,要求大家对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进行剖析,并用当下的社会现状作比较。征服者在测验中尽力写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当卷子发回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并未获得高分。

虽然成绩并非最差,但他清楚自己的解答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深处,尤其是在对“齐家”和“治国”的理解上显得稍有肤浅。与此同时,文谦的答案则被老师当作范例,展示给全班同学。文谦不仅详细分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逻辑关系,还以近期一位地方官员因贪污受贿被免职的事件为例,阐述了“修身”对于官员廉洁的重要性。这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考方式,令征服者意识到自己在学术上的不足。

这种学术上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讨论和测验之中,还延伸到了课后的自习时间。有时在夜深人静之际,征服者在宿舍里仍能看到灯火通明,窗外传来同学们的朗朗背书声。为了迎头赶上,他也加倍努力,白天的课上更加专心听讲,课后则投入更多时间在藏书楼中钻研。即便是在假期和休息日,他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每当他感到疲惫时,心中总有一种不服输的念头激励着他,促使他重新振作起来。

随着学习的推进,他逐渐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征服者意识到,单靠记忆书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应用。因此,他开始尝试着将老师讲授的内容与现实的社会现象相联系,并且主动去翻阅更多的历史书籍和政策文献,了解大清的治理状况和政体制度。这种深入的学习方式,不仅帮助他在课堂上有了更多的发言内容,也让他对清朝的政治格局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不过,竞争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它也是一种集体的氛围。征服者所在的学堂里有不少学习小组,大家会在课后自发地组成团队,共同探讨课堂上的问题,并相互借鉴学习方法。这些小组之间有时也会比拼学术成果,比如谁能在讨论中提出最具建设性的观点,谁的作业获得老师的表扬最多。征服者也加入了其中的一个小组,这个小组里有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子,有的擅长历史分析,有的善于逻辑推理,还有人精通文辞。小组成员的多样性使得他们在讨论中能够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在一次小组讨论中,话题涉及如何用“礼治”来规范社会行为。一位成员提到,儒家经典中的“礼”不仅是行为规范,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而这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征服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礼治’的核心是对人的约束和引导,而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的礼法已经逐渐弱化,甚至在某些地方已被官场中的权力争斗取代。因此,我们在学堂里所学的礼教,不仅仅是对古代经典的尊重,更是对现代社会进行道德反思的起点。”

这番言论引发了小组成员的共鸣,也让征服者的发言在讨论中占据了更多的主导位置。他感到自己在不断成长,从初来乍到的茫然无措,到如今能够在激烈的学术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开始渐渐明白,学堂里的竞争不仅是为了分数的高低或某个测验的名次,而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彼此的激励中不断进步。

在这段时间里,征服者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不仅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也常常谈论关于未来的计划和对国家的看法。这种友谊在竞争中显得尤为珍贵,因为它不是建立在个人利益之上,而是基于共同的理想和追求。通过与这些朋友的接触,征服者的眼界得到了开阔,他不再只关注书本上的理论,而是更多地思考如何将所学运用于改变社会现状。这种思考方式的转变,让他逐渐在学堂里脱颖而出,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尊重。

学术上的竞争如同催化剂,促使征服者从一个普通的学子,逐渐成长为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青年才俊。面对接踵而至的挑战和压力,他不再退缩,而是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向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前进。

在高等县级学堂的一次《大学》课程结束后,征服者正准备离开教室,一位年轻的导师走了过来。这位导师名叫吴青远,是学堂新晋的教席,尽管年纪轻轻,却有着丰富的学术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他一向以严谨治学和提携后进而闻名,因此在学子中颇有威望。吴青远注意到了征服者在课堂上的表现,不仅是他积极的发言和深入的思考,还有那种面对学术问题时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求知欲。

吴青远微笑着走到征服者面前,用平和的语气说:“听说你最近在学堂里表现得相当不错,尤其是在经典解析和时事分析上都有些独到见解。你现在有空吗?不如我们聊聊。”

征服者受宠若惊,但也充满好奇和兴奋,忙不迭地答应下来。两人一起漫步到学堂后院的一处小亭子里,吴青远示意他坐下,随即开门见山地问道:“你对这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如何?有没有觉得自己遇到什么困难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

征服者略一沉思后回答道:“老师,我确实感到压力很大。学堂的学习节奏比我想象的要快得多,许多同学对经典的理解都相当深刻,这让我有时感到力不从心。不过,我也意识到这是一个自我提升的好机会,所以一直在努力适应。”

吴青远点了点头,说道:“你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并积极面对,是非常难得的。我注意到,你的发言时常能结合时事,这表明你对现实有很强的关注。但在论述问题时,有时深度还不够,不仅需要记住经义,还要善于发掘其中更深的逻辑和联系。”

接着,他继续说道:“要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不仅需要读书、考试,还需要在辩论中磨砺自己的思想。我建议你多参加学堂的辩论活动,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口才。辩论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思维的对撞,通过辩论,你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的观点,也可以让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

听到这里,征服者不禁感到心潮澎湃。他回想起自己在课堂上所经历的激烈竞争和紧张的氛围,虽然有时会感到压力倍增,但也正是这种氛围激发了他不断进步的动力。吴青远的话仿佛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今后学习的方向,让他意识到除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他去探索。

征服者谦逊地说道:“老师,我从未参加过正式的辩论比赛,对如何辩论还很陌生。但我愿意尝试,也希望能在您的指导下有所进步。”

吴青远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既然你愿意尝试,那就勇敢地去做吧。我们学堂的辩论活动每月举行一次,参赛的学子需要提前准备,选择辩题并研究相关的资料。这不仅能锻炼你的口才和逻辑思维,还可以让你在与他人交锋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观点。”

随后,他进一步为征服者设定了一些更高的学习目标:“除了准备辩论之外,我建议你多看看其他领域的书籍,不仅限于《四书五经》,也可以读些关于历史、地理以及朝廷政务的书。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你在辩论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也能让你在未来有更广阔的视野。”

征服者对吴青远的建议深表感谢,同时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他意识到,自己不再只是为考试而学习,更是在为未来的道路铺路。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让他在学术上更具动力,也让他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将学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回到宿舍后,征服者立即开始着手准备辩论的相关资料。他选定了一些近期备受关注的辩题,并查阅了大量书籍和文献。通过深入的研究,他发现,辩论不仅需要对经书有深刻的理解,还要能将经典与现实结合起来,通过例证和推理来支持自己的论点。于是,他在晚间自习时常常练习辩论技巧,舍友们也自发地参与其中,扮演对立方的角色,帮助他模拟辩论的场景。

随着准备工作的深入,征服者逐渐掌握了一些辩论的基本技巧,例如如何在开篇陈述时引人入胜,如何通过有力的反驳打击对方的论点,以及在总结时怎样通过归纳来强化自己的立场。这种实战训练,让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他的表达能力也逐渐变得更为自信和流畅。

第一次正式的辩论比赛到来了,那天的主题是“礼治与法治孰优孰劣”。征服者被安排为正方辩手,他引用了《礼记》中的经典语句,并结合现实中一些地方官员因为滥用职权而被罢黜的事例,论证礼治在规范官员行为和引导社会道德中的重要性。而反方则引用了“法无定法”的观点,认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法治比礼治更具约束力和适应性。

在辩论的过程中,征服者以清晰的逻辑和有力的例证逐渐占据上风。他不仅展示了对经典的深刻理解,还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剖析来强化自己的论点。辩论结束时,台下的掌声和老师的赞许给了他极大的鼓舞,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的肯定,也是他在学堂中首次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经过这次辩论,征服者深刻体会到了吴青远的教诲。他明白,学术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与老师的初次交流后,他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也更加明白了学习的真正意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继续在辩论的赛场上磨砺自己,不断进步,同时也结交了一些同样热爱辩论的同学,他们一起探讨学术,共同成长。

吴青远的指引犹如一个启航的灯塔,让征服者在学堂里更清楚地看到了未来的方向。而他自己,也在一次次的辩论和学习中,逐渐从一个懵懂的学子成长为思考深刻、口才流利的年轻才俊。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开始逐渐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改善。这个过程,让他更加坚定了用知识和智慧来改变命运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