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61章 年 辛酉政变后的权力更迭(1 / 2)喂!当乞丐去啊?首页

1861年,清朝咸丰十一年,整个大清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交织的艰难时局之中。国内,太平天国运动虽已过了最鼎盛的时期,但依旧在南方多地有着较强的影响力,与清军的战事仍在持续,让大片土地生灵涂炭,百姓苦不堪言。而在对外方面,经历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般惨痛的侵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还得应对列强后续各种索取与压迫,可谓是焦头烂额。就在这风雨飘摇之际,咸丰皇帝驾崩,朝堂之上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一场围绕着权力的明争暗斗迅速展开,辛酉政变随之爆发,这场政变彻底改变了朝廷内部的权力格局,也对整个国家后续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咸丰朝末权力纷争纪要》记载:“十一年,咸丰帝崩于热河行宫,遗诏立载淳为帝,以肃顺等八大臣辅政。然慈禧太后、慈安太后及恭亲王奕欣等,不甘大权旁落,遂暗中谋划,联合各方势力,于辛酉年发动政变。八大臣或被革职,或被赐死,权力尽归太后与恭亲王等人掌控,自此,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奕欣主持军机处等要职,朝堂气象为之一变,然各方势力之博弈,仍在暗中涌动,局势依旧复杂难测也。”从这段文献资料中,便能清晰地看出当时辛酉政变那激烈的权力争夺过程,以及政变后新的权力格局形成所带来的诸多变数。

阿才,是个刚满三十六岁的青年,本是京城内务府的一个小吏。他性格机灵,善于察言观色,总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到让自己安稳立足的办法。不过,他也有些圆滑世故,有时候为了自身利益,会选择随波逐流,少了些坚持原则的劲头。阿才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官宦家庭,靠着父辈的一点人脉关系,才谋得了这份在内务府的差事,一家人都指望他能在这官场中步步高升,好光宗耀祖。而辛酉政变的发生,让整个京城官场都陷入了一种微妙又紧张的氛围之中,阿才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开始了这充满变数的一年。

这一年初春,阿才像往常一样在内务府当差,可他明显感觉到了气氛的不同寻常。平日里那些官员们私下里的交谈,都隐隐约约透着对朝堂局势变化的担忧和猜测。阿才心里明白,咸丰皇帝驾崩后,权力交接的事儿肯定不简单,可他一个小小的内务府小吏,也只能听着这些风声,做好自己手头的事儿。

有一天,阿才在给一位内务府的大管事送文件时,听到那大管事和几个同僚在屋里小声议论着:“如今这八大臣辅政,可太后那边能甘心吗?我看呐,这京城怕是要变天咯。”

另一个人接话道:“是啊,咱们可得小心着点,别站错了队,到时候可没好果子吃。”

阿才听了,心里也跟着紧张起来,他想着自己可得机灵点,别稀里糊涂地就得罪了哪方势力。

随着时间推移,关于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欣等人要联合对付八大臣的传言越来越多,内务府里也开始有人悄悄站队,阿才看着这情况,心里很是纠结,不知道该往哪边靠才好。

到了夏天,局势愈发紧张起来,阿才听闻两宫太后已经和恭亲王等人暗中联络频繁,准备要动手了。而内务府这边,也接到了一些指令,要准备一些物资,说是可能会有大用。阿才所在的差事正好负责一部分物资的清点和调配,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可心里又好奇这些物资到底会用在什么地方。

有一回,阿才在清点物资时,发现有一些特殊的物件,像是一些宫廷仪仗之类的东西,以往只有在重大场合才会用到。他心里琢磨着,难道是要举行什么大的仪式或者行动了?

就在他疑惑的时候,他的上司过来叮嘱他:“阿才啊,这批物资可得仔细着点,要是出了差错,咱们可都担待不起啊,这可是上头交代下来的重要事儿。”

阿才连忙点头称是,可心里的疑惑却越来越重。

没过多久,辛酉政变就爆发了。那几日,京城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到处都有士兵在巡逻,阿才待在内务府里,都能听到外面传来的一些动静,时而有马蹄声疾驰而过,时而有隐隐约约的呵斥声。

后来,阿才才知道,八大臣被突然拿下了,有的还被直接押解到了京城的大牢里。而两宫太后和恭亲王等人则迅速掌控了局面,开始对朝堂进行重新布局。

内务府这边也跟着忙碌起来,阿才他们要按照新的旨意,去安排一些宫廷的布置,为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做准备。阿才看着那些来来往往的太监、宫女们神色匆匆,心里明白,这权力更迭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在这过程中,阿才因为做事还算细心,得到了一位太后身边的大太监的赏识,大太监对他说:“阿才啊,你这小伙子挺机灵的,好好干,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阿才赶忙谢过,心里想着,或许这是自己往上爬的一个好机会,可得抓住了。

到了秋天,两宫太后正式开始垂帘听政,朝堂之上的官员们也都各就各位,开始按照新的权力格局处理政务。阿才在内务府的工作也变得更加繁杂起来,不仅要负责日常的物资供应,还要参与一些宫廷活动的筹备,好彰显皇家的威严。

有一次,宫廷要举办一场宴会,招待一些朝中的重臣和外国的使节,阿才被安排去负责宴会场地的布置。他精心挑选了各种花卉、摆件,力求让场地显得既庄重又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