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归国(2 / 2)回到1912年我不做人了首页

飘过了海洋,1913年1月,沪市,伴随着轮船呜咽的轰鸣声,华年走下了归国的客轮。

华年一身西装,光鲜体面地走在沪市外滩。

走在沪市租界,华年有种回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感觉。二十一世纪的沪市外滩保留了许多租界时期的建筑,这也让华年找到了熟悉感。

“我是漂泊的游子,现在算是归乡了。”华年对自己说。

虽然电影中的沪市外滩一般描绘的是东瀛侵华战争前,也就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外滩。不过在1913年的沪市租界,对比刚刚清政府被推翻的其它地区,的确可以说是繁华了。

只是,路边的黄包车夫,饥饿的流浪儿,都在告诉华年,这里只是有钱人的天堂,也是穷人的地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洋人高人一等,国人都是贱民。这就是这个时代。有人歌颂民国年间荒唐而美好,华年只想让那些人体验一下贫民的生活。饥饿、疾病,人不如狗,生命随时被剥夺,才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不是每个人都能活在光鲜的天堂,留在地狱挣扎的才是绝大多数。

有着产屋敷赞助的一大笔钱,华年已经足够在旧社会过得舒坦。但是华年却也感觉到了紧迫感。如果不改变历史,距离东瀛侵华战争的时间也只剩二十余年。二十余年,对于人的寿命来说很长,但是对于国家来说却很短。

顺便说一句,华年发现其实人类的食物也可以给自己提供活动所必须的能量,只不过确实是人类的血肉可以有效提升作为鬼的身体机能。

华年心中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在沪市组建自己的势力。

现在,他身怀一笔不菲的钱财,又有除了阳光外什么都不怕的不死之身,他觉得自己可以组建自己的势力,成为像是杜月笙一样的大佬,然后推动历史的潮流走向共和。

现在的华年,觉得自己有点像是第一次打开《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感觉,茫然的大地图,没有什么任务指引,想要做什么只能看自己。

多年后,华年回想起1913年的自己,只觉得那时候自己带有许多现代人的天真,他对于觉醒年代的理解只停留在书本和影视节目,他没有认真看过《毛选》,不知道“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他悠闲地走在沪市外滩的街道上,他觉得自己应该从社会的底层抓起,向民国时代的人传输知识和新的思想。

那么,该怎么做呢?

华年敲了敲街边流浪的乞丐,那乞丐看上去十四五岁的年龄,双目无神,显然是非常饥饿了。

“要不,就从这里开始,发展第一个小弟吧?”华年心中说。

他买了个烧饼,递给了那个小乞丐。

小乞丐显然是饿极了,抓起华年的烧饼,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华年对少年伸出了手,说:“孩子,想不想改变你现在的生活?”

华年的想法很简单——去寻找一些生活孤苦的人,把他们团结起来,形成自己的势力,然后参与到近代化的进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