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9 煌煌大道(1 / 2)骆平阳少年记首页

筑小苗其实没有在意刚才的那句玩笑话,也不是不在意,相反是很在意,那说明骆平阳是把筑小苗当成自己老婆的,筑小苗哪里会不高兴。她就是不好意思,她是不生气那句玩笑话,害羞的同时,筑小苗其实很希望骆平阳能多跟自己说说话的。

骆平阳每次都是一走半年,甚至是一年,每次回来最多也只去她家两次,一般都是去一次。就算是去了,也留下吃饭了,可,从头到尾能跟筑小苗说上几句话呀。筑小苗也越来越大了,女孩子的心思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少,骆平阳这样以后要过一辈子的人,说起来,筑小苗觉得自己对骆平阳的事儿知道的太少了,对他这个人也接触的太少了。

这样哪儿能叫筑小苗她心里头踏实啊?

从开始说亲时,筑小苗害羞,还有点儿莫名的惧怕,慢慢到了觉得他挺好的,人也不难看,性格也平和,稳当,还有能耐,说到哪儿就办到哪儿,一件件事儿都很合筑小苗的心意。说实话,就算不提什么大学生啊有工作啊吃商品粮啥的,筑小苗也有些喜欢上那个人了。

喜欢是喜欢,可就是够不着。

千里百远的,一去就是BJ,一去就是半年一年的,他学越上越高,懂的越来越多,可就让筑小苗感觉越来越有抓不住的无力和无奈。

今儿个总算是有了具体事儿,筑小苗豁出去跟骆平阳他打了个呼应,管不了爹娘咋想了,其实就是心里想离他近点儿,是心离他近点儿。两个人的心不靠在一起,以后还能叫过日子的两口子吗?所以,骆平阳开了句玩笑,筑小苗哪儿会为了那个生气?

那是听了还想听的话呀!可惜,就是不可能,现在是还不能敞开了听个够。惆怅死个人!

筑小苗跟着骆平阳一起这一趟,不算走亲戚,应该算是串个门儿。不年不节嘛,又是多少辈子人的一个庄里住着,没有那么严谨的讲究。所以筑小苗也不用带什么东西上门儿。

骆二娘也不会挑理儿。

但既然不是正儿八经走亲戚,筑小苗自然也不能坐一会儿不走了,甚至住下了,那更不行了。没规矩了。

那就没理了。

筑小苗亲亲热热地喊了一声“二娘”,就松松散散地跟骆二娘说了几句家常话儿。也实在是不知道该聊些啥。

这个家还没有盖房子,筑小苗也并不觉得寒酸啥的,将来属于她的房子已经盖好了呀,而且该说不说的,还是一个庄里最好最排场的房子。但现在也没有地方可去,比如说跟骆平阳俩人钻进小屋里说说私密话儿。

筑小苗不同于张百惠。张百惠可以说是同学,研究什么学问,探讨世界上的各种问题,而且张百惠胆子也大,脑子里有想法还敢做。筑小苗不行啊,她这个身份更需要注意,更要有讲究。长辈儿还在跟前呢,你一个没过门的儿媳妇,转身跟骆平阳进小屋里去近乎?肯定不合适啊。

所以,只一小会儿,筑小苗就不得不走了,还拿走了骆二娘没做完的鞋。嗯,这还真是她应该做的事儿。哪怕是她不擅长针线活儿,拿回去让她娘帮着做,教着做,女红也是她筑小苗应该给以后的婆婆交作业的,或者叫勘察。

骆平阳喊过来筑小苗,给她手里塞了二百块钱,说是一点零花钱,你看着给自己买点啥都行。特别是吃好点儿。等我做小生意挣钱了,再多给你点儿。

筑小苗:“你……我……”,推拒了两下还是收下了。

筑小苗心里却是有些埋怨,骆平阳就会说那一句,好歹你多说几句话怕啥的,不说小孩儿你说说别的也行啊。真是!

骆平阳没说明做啥小生意,但不等于没有说。主要是筑小苗知道了筑立山何胜利他们都去颍州了,事儿总会传开的。那时筑小苗不会有太多的想法。虽然她有想法也拦不住。

骆平阳也要走了。

临走前还要去骆大爹家一趟,顺手再稍点儿点心罐头。要把打面机房的事儿跟大爹说一嘴,主要是要请骆志平大哥帮着买机器设备,跟大爹说了也就算是招呼打到位了。

当然,三千块钱得先留下。不然拿啥买?

骆平阳要回颍州。算时间还有个五六天。写个小短篇还是可以的。

小短篇却不是孤立的短篇,而是一个系列中的第一篇。这个系列里计划有短篇《北冡》、《商丘》、《沈子国》、《东刘楼,西刘楼》,中篇《刘玉卉》,可能还有其它几个中短篇没有定题,共同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列。也是为了长篇《上游》而热身的。

因为《上游》也是多篇章组合体。

改变打法,哦不,是改变写法,而且一鱼多吃,骆平阳现在就在练起来。

第一篇就是短篇《北冡》。

商汤会盟,就是个子大的要威慑小门小户。盘庚数迁而曾经暂都于此,当然是形势使然。而周而春秋而战国,乃至于后汉。群雄逐鹿,王道霸道统统都是从小民头上碾压过去。

骆平阳写的就是夏商之际小民的生存故事。

后面的《商丘》故事在商朝。

《沈子国》是周王朝。

故事一个一个写下去,时代一直一直更替。

这个组合也算是《上游》的预演版。

但骆平阳要说的是,由管子而道儒,及于墨法等诸子百家,无非就是生存之道,或发展之理。

煌煌大道,而至汲汲生民,相关也欤?

这个小短篇《北冡》,还是给《清明》算了。否则,杨主席无所谓,可赵主席去省里就不好解释了。自家人写自家地盘上的小说,你赵主席没伺候好大作家啊,居然这都能流到邻省的期刊去?哦,骆平阳确实是更看好《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