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谷佳佳突然跳起来:“哈,我抢到了!一斤茶……”
“真的?”
经理迅速走过去。
看到电脑上的付款页面,显示订单已经生成。
“太好了!”
经理开心极了,“奖励你一个月工资。”
武夷山,雾气弥漫。
这里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色,还有世界闻名的大红袍茶叶。
大红袍属于一种岩茶。
不过,真正称得上是大红袍的,只有武夷山九龙窠那六棵独特的茶树。
即使是在最佳的产茶月,这些茶树也只能产出几百克茶叶,它的珍贵可想而知。
龙之国的茶文化历史非常悠久,起源难以追寻。
据古代“茶圣”陆羽在《茶经》里记载:“饮茶始于神农氏。”
也就是说,炎帝尝遍百草发现了茶,并确定了它可作为饮品饮用,这表明茶的历史已有五千年之久。
相比之下,大红袍的历史就显得短很多。
根据文献记载,“大红袍”这个名字可以追溯到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
当年有一位叫丁显的书生去京城考试的路上,经过武夷山时突然肚子疼得厉害。
刚好遇到天心永乐禅寺的一位和尚,给了他一杯由寺庙自制的茶喝下后,疼痛很快缓解了。
丁显高中状元之后,特地回到武夷山向那位和尚表达感谢之情,在询问该茶叶的具体情况时,和尚将身上穿的红色袈裟披在了几株茶树上绕了三圈以示祝福,自此以后,“大红袍”就有了名号。
那么,位于武夷山九龙窠风景区内的23株大红袍有何独特之处呢?
原来,这六棵茶树各自都是独一无二的品种,从种子长出,其叶形和发芽期各不相同,堪称稀世珍宝。
由它们制作而成的茶叶不仅香气浓郁令人称赞,还富含很高的营养价值如茶多酚、茶多糖与茶氨酸等成分,具备防癌、降低血脂、提升记忆力等功能,因而受到极大追捧。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当地政府就已经派出部队保护这几棵树;新国家建立之后,则长期雇用了一户家庭负责看护大红袍母树。
2000年,大红袍母树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并收录于《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为加强对这六株稀有茶树的保护力度,武夷山政府甚至在2003年为其投保了一亿人民币。
相关报道显示,最后一次采摘大红袍母树上的茶叶是在2005年的5月3日,共收集到了20克干茶并被正式转交给了国家博物馆收藏。
自2006年起,不再允许任何人摘取任何一片来自这些古树上的叶子,同时派遣专门的技术人员对这些茶树实施专业养护,定期记录健康状况,并安排武装力量不定时巡查看守。
历史上有没有销售过大红袍原版茶叶?它的价值有多高?
实际上早些年在市场上还是能够买到大红袍母树所制茶叶的,但由于其地理位置偏僻难摘加之处理过程繁琐费时导致成品价不菲。
1998年首届武夷山茶文化节期间,一位澳大利亚房产大亨花15.68万元拍得了20克正宗大红袍。
到了2005年的上海国际茶文化展销会上同样分量的大红袍卖出了19.8万元;
同一年内第七届武夷山茶文化节上成交价格更高达20.8万元/20g,相当于每公斤超过五百二十五万元人民币,这是最后一次公开售卖大红袍母树所产茶叶。
………………
因此现在即便再有钱也很难再品尝到纯正的大红袍滋味。
这一天清晨,刘建栋如同往常一样例行巡查大红袍母树的健康状态。
身为这片珍贵遗产专职管理者的他,不但对泡茶饮茶很有心得,对于如何护理树木亦颇有研究。
“病情似乎越来越糟糕了……”
盯着这几株逐渐病弱的老树,刘建栋眉头紧锁不已。
自从进入夏季以来,几颗原本郁郁葱葱的大红袍叶片表面却渐渐出现了褐色斑点。
不仅已经停止生长,连嫩芽都见不着一根。
倘若仅仅影响收成或许尚且算不得最严重的,通过精心调理总能找到恢复生机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