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青花瓷(二)(1 / 2)尘封,入海吧首页

班主任和我说要八点之前赶到,我是提前了半个小时来的,在教学楼整整找了半个小时,跑上又跑下的,也没找到班主任口中的“高三(24)班”。

最后通过几番询问才找到自己的班级,却早已累得气喘吁吁了,不禁感慨自己真的很缺乏锻炼,以至于自己正值十八的年纪身材已走了样。

我是八点多到的教室,打开门的一瞬间,是几十副陌生的脸庞,我轻敲门后,问:

“这是高三二十四班吗?”

“是。”

站在讲台上的一名男老师回答。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走进去找了个位置坐下,这里会是我待最后半年的地方,然后便会迎来一个全然不同的人生。

向旁边的同学问了下课本在第几页,然后就开始认真听让我反感却又不得不去学的英语,因为我知道无论怎样,英语在目前而言始终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不管是高考还是将来的找工作。

这堂课只是上了二十分钟就听到了下课铃,我发挥着“自来熟”的技能与旁边同学简单地聊了几句,通过询问,得知他叫作陈炜,我将这个班级的每一副脸庞都大致地扫视了一下,到底还是艺术班,与平时的课堂天差地别,在这仅仅半个小时而已,我就感受到了平时课堂没有的东西——氛围,是自由的氛围,热闹的氛围,充满生机的氛围;使我本身还是很开放的性格一时间反而变得内敛了,可能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环境吧。

打断我沉思的是上课铃声,很快,一名女老师走进了教室,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收寒假作业,我们艺术班每个人专业课考试有早有晚,像是美术就比我们要早,他们专业课考完后自是可以先回来上文化课,因此,才会有寒假作业,但我就不用担心这个事情了,不过语文老师这一举动也让我觉得她可能很严厉。

等收完作业后,就正式进入到了课堂老师一上来便讲了去年高考的作文:“红楼梦牌匾”,“本手,俗手,妙手”等,这又是一段不好的回忆,作为2022届的高考生,语文的改动让我发挥失常,作文更是不知该怎么写,看着带有“800”的位置的答题卡,我为了接近它,撒了很多的谎,也用尽了我的想象……

认认真真地上完一上午的课,走到校门与母亲会和后就回到了舅舅家,恰巧王秦岳在外地上班,王世英也已经到了大四的实习期了;而之所以会暂居在舅舅家,是因为这里离学校要近一些。

我坐在电瓶车的后座,看着被堵的水泄不通的街道,听着熟悉起来的嘈杂声,以及感受着正午的太阳,即便还在冬天,也已经变得很炎热,这久违的一幕我又朝思暮想了多久呢?在无数个与学校脱离的日夜中又有多渴望呢?但不出所料,接下来的四个多月都会经历着与今天大差不差的生活,直至我感到厌烦,踏上高考的那一刻。

回到家后,我边吃边与母亲聊着上课的感受,母亲总是重复着她那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之类的话,可是我总觉得这样并不对;我并不是否认努力,而是认为努力的方式更为重要,毕竟铁杵想要磨成针的方法很愚蠢;众所周知,“铁杵磨成针”是因为李白看见老奶奶想要将杵磨成针的决心后大受震撼,开始用功读书;很多人看到的是偏向儒家思想的努力与坚持,但也许李白是因为感到老奶奶的愚蠢才用功读书,不愿像老奶奶一样没有文化,这种解释或许很没有说服力,但若是换个角度分析呢?杵磨成针本身是很不现实的,杵有杵的用处,针有针的妙用,况且如果真的需要针的话可以将用杵卖的钱买针。

下午,终于是等到心心念念的数学课,因为它对我而言总是散发着一种魅力,我也很清楚现在的水平肯定是没有去年高考的高度,但这一次的进步肯定会更大,不管它的快慢,甚至是中途出现了自我怀疑,水平出现下降,但只要结局获得了进步,那就叫作进步!

怀着这种必胜的信念持续到晚自习;认真起来去做一件事情才发现时间真的不够用,已经快接近十点半,下晚自习的时间的临近让原本安静的氛围变得有些浮躁;忽然有一群人回到了教室,又引起了一阵噪音风波,据说他们是出去学习日语的,这几年的高考已经可以考很多语种了。

铃声响起,我收好背包走出校门,冬日里的夜晚还是冷得让人想打寒颤,但母亲依旧守在门外等我放学,我坐在电动车后座与中午一样与母亲聊着,我真正感到这是一种成长,因为我懂得了将心比心,理解了其不容易;我幻想着未来的无限可能,它的每一处都洋溢着幸福的颜色;虽然说这很不切实际……毕竟外婆的去世总是会时不时地刺痛我的内心,当天的事我记不得多少,只记得在睡梦中外婆就已经承受了前所未有的痛哭,却无力呼喊,那种感觉究竟会有多绝望?或许深渊之中的外婆仅仅希望此时有双手能够将她紧握,然后最后一次细细聆听下家人的声音,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