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为上计”是三十六计中的最后一计。
这一计是指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寻找战机,以退为进。它并不是一种消极逃跑的策略,而是一种明智的战略转移。
例如,在战争中,当己方军队被敌方包围,或者面临明显优势的敌军攻击,继续抵抗可能会导致全军覆没的时候,将领选择带领军队有序撤离战场,保存实力。这样一来,日后还有机会重新组织力量,再战江湖。就像三国时期的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的大军追赶,他抛却辎重,带领军民且战且退,虽然狼狈,但是保存了核心的力量,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走为上计”的着名成功案例:
刘邦鸿门宴巧脱身
- 刘邦和项羽的军队在关中对峙。刘邦的实力当时远不及项羽,而且项羽有诛杀刘邦的意图。在鸿门宴上,刘邦处境十分危险。他在张良、樊哙等人的帮助下,以如厕为借口,悄然离开,抛下随从车辆,只带着少数亲信抄小路返回自己的营地。这次巧妙的脱身,让刘邦避免了被项羽当场诛杀,保存了自己的力量,为日后楚汉相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晋文公退避三舍
-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发生战争。晋文公重耳曾流亡楚国时,承诺日后若两国交战,晋军会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当晋楚两国真正交锋,晋文公履行承诺,主动后撤九十里。这一行动一方面是兑现承诺,在道义上占据优势;另一方面也让楚军将领产生轻敌思想,晋军在退避后选择有利地形进行反击,最终大败楚军,这次战略撤退为晋国的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为上计”和逃跑主义有本质的区别。
“走为上计”是一种战略选择。它是在综合考虑敌我力量对比、战场形势、长远利益等诸多因素后,主动地、有计划地进行转移,目的是保存实力,等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这一计强调的是在不利局面下的理智决策,撤退过程往往也比较有序。
逃跑主义则是一种消极的、没有战略意图的行为。它是面对困难或危险时,因为恐惧、失去信心等因素而盲目地逃窜,没有考虑后续如何应对,也没有整体的战略规划,只是单纯地为了躲避眼前的危险而仓促行动,往往会导致混乱和溃败。
在现代商业竞争中,“走为上计”有多种应用:
及时退出衰退市场
- 当某个市场出现衰退迹象,如市场需求持续下降、竞争过于激烈导致利润微薄或者技术革新使原有产品被淘汰时,企业可以选择退出这个市场。例如,随着传统胶片相机市场被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摄影功能冲击,柯达公司没有及时从胶片市场完全撤离,最终走向破产;相反,有些小型胶片相机企业及时退出胶片相机市场,将资源投入到其他新兴影像技术领域,得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