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觉醒后(2 / 2)大明序列首页

“皇儿,你可是有很多疑问,为何你一定要6岁才出阁读书?”

“父皇,儿臣心中确实多有疑惑。儿臣知晓,出阁读书乃是大事,关乎儿臣日后学识与修养。只是儿臣不解,为何定要等到六岁,方能开始这求学之路?莫非这其中,蕴含着什么天机,或是父皇对儿臣有何特别的期许?”

崇祯皇帝缓缓走到朱慈烺身旁,轻轻蹲下身来,用手温柔地抚摸着朱慈烺那稚嫩的头颅,眼中满是慈爱与期许。“烺哥儿,你可知晓,这世间万物,无论是凡尘俗世,还是修仙问道,皆需觉醒后进阶成职业者,方能在这茫茫天地间,占有一席之地。”

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沧桑与感慨,仿佛是在诉说着一段古老而神秘的往事。“你看这宫中之人,无论是文臣武将,还是宫女太监,皆是觉醒后进阶为职业者的存在。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天赋与技艺,为这大明江山,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职业者之路,始于那遥远的夏朝,历经周朝的完善,再到诸子百家争鸣的盛况,秦的法家,汉的儒家,皆在这职业者的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诸子百家逐渐没落,这职业者之路,也分化为了诸多的分支,形成了如今这三教九流的复杂局面。”

崇祯皇帝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朱慈烺那幼小的心田。他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向往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在那职业者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秦之法度,严明而公正,犹如那修仙界中的律令,令行禁止,无人敢违。”朱慈烺心中暗自思量,仿佛已经置身于那秦朝的朝堂之上,感受着那法度所带来的威严与力量。

“汉之儒术,博大精深,犹如那修仙界中的经文,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奥秘。”他又想到了汉朝的儒家学说,那博大的思想体系,仿佛为他指明了一条修行之路,让他心生向往。

“隋之科举,选拔英才,犹如那修仙界中的试炼之地,唯有通过考验,方能脱颖而出。”朱慈烺对于隋朝的科举制度,亦是充满了敬意与憧憬。他深知,唯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与磨砺,方能在这职业者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唐之盛世,文化繁荣,犹如那修仙界中的洞天福地,人才辈出,群英荟萃。”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唐朝的繁华景象,那文化的繁荣与昌盛,让他心生向往,渴望自己也能成为那其中的一员。

“宋之理学,深奥而精妙,犹如那修仙界中的秘法,唯有领悟其真谛,方能登堂入室。”朱慈烺对于宋朝的理学,亦是充满了敬畏之心。他深知,这理学之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奥秘,唯有用心领悟,方能得其精髓。

“元之制度,别具一格,犹如那修仙界中的独特法门,自成一体,独树一帜。”他又想到了元朝的制度,那独特的行政架构与统治方式,让他心生好奇,渴望能够深入了解其中的奥秘。

“而我大明,亦有其独特的制度与文化,犹如那修仙界中的宗门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朱慈烺心中暗自思量,对于大明的制度与文化,他充满了自豪与敬仰。他深知,自己身为大明皇子,更当努力学习,以传承和发扬这大明的文化与制度。

如此一番思量,朱慈烺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在那职业者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他深知,这道路将充满艰辛与挑战,但他亦坚信,唯有勇往直前,方能成就一番伟业。

“儿臣已然觉醒,心中甚是欣喜。只是不知,儿臣这未来的进阶之路,又该是如何行走?”

“莫急,莫急。”崇祯轻抚龙须,眼中满是慈爱与期许,“你如今虽已觉醒,但尚未经朕册封为太子。待那册封大典过后,你便要入阁读书,到那时,你自会明白何为进阶,又如何进阶。”

“父皇之言,犹如那九天之上的仙音,令儿臣心中豁然开朗。儿臣知晓,这进阶之路,定非坦途,需经历万般磨难,方能成就一番伟业。但儿臣亦坚信,有父皇之庇佑,有母后之慈爱,有朝中之贤臣辅佐,儿臣定能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为我大明江山,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你这稚子,与以前相差甚远,没觉醒前就是一劣童,觉醒后能言善辩,”崇祯盯着朱慈烺,想要把朱慈烺看个真切。

“父皇,稚子之言而已,莫要当真。”朱慈烺赶紧解释道。

“哈哈……好一个稚子之言,”走吧陪父皇走走。

“是,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