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听得头大如斗,不知如何决策。偏一扭头,见别驾张松默默地站立一旁,好似堂内争吵与他无关。心中好奇,平常口若悬河的张松为何此时闷不作声。
刘璋摆了摆手,示意众人住嘴。召张松上前,问张松有何建议。
张松这才缓缓踱步,行至刘璋跟前,道:“主公,此事如晴空之月,清晰可见,还有什么可争议的?”
刘璋不解,问何出此言?
张松不答,反问刘璋:“主公,卧蹋之畔,你希望是一只绵羊还是一头饿虎?”
刘璋答道,当然希望是一头绵羊,否则岂不寝食难安吗?
张松洒然一笑,句句铿锵道:“曹孟德者,饿虎也。许子将早有所云,此子盛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也!狼子野心,不知厌足也。
张鲁与之相比,乃绵羊也。虽败吾杨怀,高沛大军,实乃二人立功心切,长途行军,以寡击多,轻敌大意,故有此败。
上庸曹军败亡,乃孤军深入所致。归根结底,也是轻敌致败。
相较于偶露峥嵘的张鲁,不过一郡之地。吾巴蜀之地,是其十倍有余。人口亦然。
曹孟德却坐拥雍凉二州,精兵强将,数不胜数。有朝一日,若主公与之对阵,还有胜算乎?”
张松之言,如醍醐灌顶,吓出了刘璋一身冷汗。想起自己在成都的安逸生活,可能就此拱手让人。岂能心安?
刘璋擦擦额头的汗水,道:“子乔之言,甚是有理。吾意已决。同意与汉中交好。不仅如此,吾军还将与汉中保持信息畅通,货物之类,互通有无。共抗狼子野心的曹魏大军。”
并命张松亲自前往汉中,同张鲁商议起草盟约,与汉中交好。必要时候,甚至可出兵相助汉中,抵抗曹操。
汉中使者,兴高采烈,同张松一道,回返汉中。
张松到达南郑,拜见了张鲁。转达了刘璋的意图。刘璋大喜,暗地里安排张松拜见了陶响。
两人一见如故,畅谈了整晚的天下大事。张松向陶响推荐了还未出仕的,随行好友法正法孝直。
陶响召来一见,果然是难得的人才。尤其是对汉中,巴蜀之山川地理,了如指掌。便安排法正,协助贾诩处理汉中军情。尤其是贾诩不方便出面的事。明面上,陶响请张鲁给法正封了一个主簿的官职。
想起历史上,张松酒后吐真言,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陶响再三叮嘱张松,回返成都之后,切记做好保密工作。切记少饮美酒。另身边妇女与小人,千万要提防。
张松觉得奇怪,问陶响何出此言。陶响托言,自己少小在武当山中学艺,识几分面相。张松恍然大悟,满口答应自此不沾美酒,直至新汉大军,光复成都。
张松与张鲁拟订了盟约之后,恋恋不舍地离开南郑,回返了成都。
陶响留下了贾诩在汉中。汉中文有贾诩,法正,阎圃,武有徐晃,张燕诸将。暗中还有文曲等特种作战人员相助。又有巴蜀的势力可作依托。陶响相信,纵使曹孟德亲伐汉中,也讨不了好去。
安排好汉中诸事,又与张鲁相谈一日。作为后世之人,陶响对中国本土产生的道教的教义,有过专门的研究。
张鲁对陶响的博学,自愧不如。陶响鼓励张鲁,道教的推广,不必局限于汉中一地。但前提是,要对道教的教义和教规等,进行完善和改良。
张鲁心中燃起了一股熊熊的火光。倘若能让天师道走出汉中,在大汉十三州,不,是十四州传播。自己哪怕化为灰烬也值了。
陶响轻装简行,只带了许褚等几名护卫,乔装打扮,悄然回返了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