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赵盾这种“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行为,郑穆公颇有微词。一怒之下,郑国又脱离了晋国,重新投入了楚国的怀抱。
在后来举办的扈地会盟中,赵盾召集了齐国、宋国、卫国、陈国、许国和曹国等诸侯国,但就是不允许郑国前来与会。郑国不是投入楚国怀抱了吗?唉,一天不如一天的郑国,太难了。
跟了晋国,楚国不满,就要被楚国打;跟了楚国,晋国不满,就要被晋国打。于是郑国大夫姬家给赵盾写了一封信,信中叙述了郑国面对晋国和楚国,不得不在两国之间寻求平衡的难处。
赵盾看了以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对郑国的难处表示理解。于是,赵盾很痛快地同意郑穆公前来会盟,晋国、郑国和好如初。
春秋中期开始,像郑国这样的诸侯国,不得不成为“墙头草”,在齐国、晋国、秦国和楚国之间周旋,以获得喘息之机。投靠谁就给谁送礼,纳贡称臣。想左右逢源,就同时给晋国、楚国送礼。
被杀的齐懿公有儿子吗,当然有,并且已经继位为齐国国君。但这个儿子并没有多少人支持,所以很快被齐国大臣们废黜了。
那么谁继位为齐国国君呢?大臣们从卫国迎回来一位,这位就是齐桓公另一个儿子姜元。姜元就是齐惠公,是齐桓公第五个成为国君的儿子。春秋首霸齐桓公,儿子们的确不简单。在几十年时间里五公子争位,到头来五个儿子轮流坐庄,堪称奇迹。
公元前609年,秦康公去世,儿子赢稻继位,就是秦共公。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祖孙三代被称为秦国“三公”。
齐国历代国君,都有吞并鲁国的愿望。但因为鲁国的实力仅次于齐国,多次与鲁国交战,都不能使鲁国屈服。公元前609年,齐国与鲁国发生龙山城攻守战。鲁国不是齐国的对手,汶阳之田被齐国夺取并占领。由于鲁长城的阻挡,齐、鲁就以牟汶河为界。
公元前609年,鲁文公去世。儿子姬俀继位,就是鲁宣公。
靠弑君上位的宋文公,其君位并不牢靠。公元前609年,宋武公、宋穆公、宋戴公、宋庄公和宋桓公,五位前国君的后裔,一致拥戴宋文公同母弟司城、公子宋须。宋文公早有准备,宋昭公的儿子,宋须都被杀死。其他人被驱逐出宋国,安定了局面。
想干一番经天纬地霸业的楚庄王,请来了沈尹策与孙叔敖,作为自己的辅佐重臣。这两个人,就好比楚庄王身边的管仲和鲍叔牙。公元前608年,晋国和楚国在北林,发生了一场战事。
因宋国又倾向于楚国,荀林父率领联军攻打宋国。宋国不敌,又与晋国结盟。陈共公去世后,楚国没有派遣使者参加葬礼。这也成了陈国脱离楚国,重新与晋国结盟的理由。
随后晋国联军宋国、陈国,开始攻打郑国。为了救援郑国,楚国联合郑军攻打宋国与陈国。赵盾率领晋军救援宋国与陈国,楚国与晋国在北林交战,这就是北林之战。此战晋将解扬被俘虏,晋军战败撤回晋国,楚国救援郑国的目的实现了。
但赵盾不甘心失败,又出动晋军攻打郑国,楚军再次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