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正骨(2 / 2)年代之村医首页

然后转头对他父母说道,“这两天注意点,手腕不要再受力,过几天就好了。回去可以买点猪蹄,炖黄豆给他吃。”

“好好好。”父母抱着小孩,千恩万谢的走了。

乡村里骨伤病人很少,这也是元医生第一次见到俞医生接治骨伤病人,确实深深地震撼到了他。等再次坐下,元医生忍不住问道:“俞医生您治骨伤也这么厉害!”

俞医生拿出烟盒,准备抽出一根香烟,想了想又把它放下,又想了一下,拿起来,问道:“你还抽吗?”

“不抽了,不抽了,我本来不怎么抽烟。”元医生拒绝道。

俞医生随手把烟盒丢在诊桌上,道:“以前在国民单部队里当军医,救了一个叫花子,跟他学的。”

果然,这样神奇的正骨技艺,必有不同寻常的来历。

“叫花子”并不是乞丐,他们只是身负绝学、行走人间的奇人异士。他们或者身负奇功,刀枪不入;或者医术高超,治骨疗伤,药到病除;或者身怀绝技,可玩弄毒蛇于鼓掌;或者拥有卜算吉凶,断人命运的本领……。他们行走于乡野,从不靠卖惨哀求求人施舍,反而靠的是把自己的本事示之于人,从而得到他人“心甘情愿”的“供养”。

民间传说中,像这种施恩于“叫花子”,从而被叫花子垂青,得到奇遇的传奇,并不少见。他们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隐士,身怀绝技,于凡世间行走、历练,以磨练自己的道心,遇到有缘之人,就会将自己的最得意地绝学,倾囊相授。

“您碰到的这个叫花子肯定是传说中的奇人。”元医生啧啧感叹道:“好难得碰到的。”

“以前有个将军。”元医生说道:“年轻的时候也是碰到一个叫花子,机缘巧合,教给了他一身绝技。后来参军出生入死,身经百战,多亏了这身绝技,屡立战功,后来成为了大将。”

元医生喜欢看书,这一定是他从哪里看来的典故。不过中国历史上确有一位开国的领导,年少的时候,对一名叫花子有恩,作为酬谢,对方教了他一身武艺。在此后的战争岁月里,冲锋陷阵,屡立战功。

“这个叫花子后来呢?”元医生问道。

“年纪大了,病死了。”俞医生又抽出一根香烟,点上。又抽出一根,抛给了元医生。

元医生也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是绝技啊!”

“其实也不是什么绝技。”俞医生解释道:“就是手法。当年恰好我就在军队里,伤病多,实验的机会也多。手法结合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互相佐证,就学到手了。没这么多骨伤病人练手,有绝技都是空的。”

俞医生说的倒是实话,每个医生医术的提升,首先条件是所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实践取决于病患的多寡。就像云南的白药,广东的凉茶。

“那您的技术,比骨科医院的么子样?”元医生问道。

离这里五六十里路,有一个骨科医院,负责收治附近二三十个乡的骨伤病人。

“那不一样。我这里没设备,照不得片。”俞医生说道:“正下骨、接下断骨,那都没问题。如果粉碎性骨折,要开刀,那还是得去骨科医院。”

“俞医生您这样技术还是要传下去,不然又失传了。”元医生遗憾地说道:“以前寿医生,好多技艺就失传了。”

“这是没办法的。”俞医生坦然地说道:“现在不像以前。现在一年都没有几个骨伤的病人。没有病人练手,这种是学不出来的。”

“没办法。”俞医生说道。

不像其他病症,骨科病人稀少,没有足够的实践,不足以锤炼骨科医生们的技艺,这也是三十个乡才有一个骨伤医院的原因所在。

“可惜了。就这样失传了。”元医生惋惜不已。

说话间,俞医生的妻子进到诊室,告诉自己的丈夫“吃饭了。”

两人把烟摁灭在烟灰缸里,起身来到厨房。饭菜都已经准备好了,桌上摆放着三套碗筷,确有四个菜——藠头炒腊肉、青椒火焙鱼、小炒肉、红菜苔。

“婆婆子,给元医生倒杯酒来。”俞医生招呼元医生入座。

俞医生招呼元医生坐下,元医生问道:“老俞呢?”

他口中的老俞,和元医生年级相仿,是俞医生的独子,只是和俞医生之间父子关系失和,已经有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