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章 秦武王举鼎受伤而死(1 / 2)东周列国那些事儿首页

话说楚怀王被张仪那厮骗得团团转,心里那叫一个恨啊,咬牙切齿地说只要秦国把张仪交出来,就把黔中之地拱手相送。这时候,楚怀王身边那些嫉妒张仪的人,就像闻到腥味的猫,纷纷跳出来说:“大王啊,用一个张仪就能换来几百里的土地,这买卖可太划算了!”秦惠文王却皱着眉头,一脸不舍地说:“张仪可是我的得力助手,就像我的左膀右臂一样,我怎么能为了这点地就把他交出去呢?”

张仪这时候却站出来,大义凛然地说:“大王,微臣愿意去楚国。”惠文王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说:“楚王现在正火冒三丈地等着收拾你呢,你这一去,不是羊入虎口,必死无疑吗?我怎么舍得让你去送死呢?”张仪却嘿嘿一笑,神秘兮兮地说:“大王,您放心。我有办法保住自己的小命。您忘了楚国的郑袖夫人吗?她可是个聪明又漂亮的主儿,深得楚王的宠爱。以前我在楚国的时候,听说楚王新得了一个美人,郑袖就跑去对美人说:‘大王可不喜欢别人用鼻子对着他呼气,你见到大王的时候,一定要捂住鼻子。’美人傻乎乎地信了她的话。后来楚王问郑袖:‘美人为什么每次见到我都捂住鼻子?’郑袖就装作委屈地说:‘她嫌弃大王身上有味道,所以不想闻到。’楚王一听,气得七窍生烟,二话不说就下令把美人的鼻子给割了。这下郑袖可就独占宠爱了。而且还有那个靳尚,整天围着郑袖转,在楚王面前说一不二。我和靳尚关系不错,只要能得到他的庇护,我就死不了。大王您只要让魏章他们带兵在汉中驻扎,做出一副随时要进攻的样子,楚国肯定不敢轻易杀我。”秦王听了,觉得张仪说得有道理,就答应让他去楚国。

张仪到了楚国,楚怀王立刻派人把他抓起来,关在大牢里,还打算挑个黄道吉日,到太庙祭告祖先后,就把张仪给杀了,以解心头之恨。张仪也不着急,偷偷派人去打通靳尚的关节。靳尚得到好处后,就跑去对郑袖说:“夫人啊,您的好日子恐怕要到头了,这可怎么办呢?”郑袖一听,吓得花容失色,连忙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靳尚故意唉声叹气地说:“秦国不知道楚王要杀张仪,还傻乎乎地派使者来楚国求和。现在听说楚王要杀张仪,秦王一生气,就要把以前占领楚国的土地都还回来,还要把秦国的公主嫁给楚王,陪嫁的还有一群能歌善舞的美女,就是为了赎回张仪的命。您想想,秦国公主一来,楚王肯定会对她宠爱有加,到时候您可就失宠了,这可如何是好啊?”郑袖听了,心里又急又怕,眼泪汪汪地说:“那你有什么办法能阻止这件事吗?”靳尚眼珠子一转,凑近郑袖,悄悄地说:“夫人,您只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然后找个机会跟楚王说说利害关系,让他放了张仪,这件事就能过去了。”

到了半夜,郑袖就开始哭哭啼啼地对楚怀王说:“大王啊,您想用土地换张仪,可土地还没到秦国手里,张仪就先来了,这说明秦国对您还是很有礼貌的。现在秦国的军队那么强大,如果因为杀了张仪而激怒他们,他们肯定会派更多的军队来攻打楚国,到时候我们夫妻可就性命不保了。这几天我一想到这些,心里就像扎了根刺一样,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再说了,人臣都是为自己的主子着想的,张仪是天下有名的谋士,他在秦国当相国那么久,和秦国的关系肯定不一般,他这么做也是人之常情啊。大王您要是对张仪好一点,说不定他以后也能像为秦国做事一样为楚国效力呢。”楚怀王听了,心里有些犹豫,就说:“你别担心,让我再好好考虑考虑。”

靳尚趁机又在旁边添油加醋地说:“大王啊,杀一个张仪对秦国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可要是因此而失去了黔中几百里的土地,那就太可惜了。还不如留下张仪,和秦国和好呢。”楚怀王本来就舍不得黔中之地,听了靳尚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改变了主意,把张仪放了出来,还客客气气地招待他。张仪趁机向楚怀王大谈侍奉秦国的好处,楚怀王被他说得晕头转向,稀里糊涂地就答应和秦国交好,还派人送张仪回秦国。

屈平出使齐国回来,听说张仪已经走了,气得火冒三丈,立刻跑去对楚怀王说:“大王啊,之前您被张仪那小子骗得那么惨,我还以为他这次来,您肯定会把他煮了吃呢。没想到您不但不杀他,还听了他的鬼话,要和秦国交好。俗话说,有仇不报非君子,何况您是一国之君呢?您还没得到秦国的好处,就先得罪了其他国家,这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啊!”楚怀王听了,也有些后悔,赶紧派人去追张仪,可这时候张仪早就快马加鞭地跑出楚国边境两天了。

张仪回到秦国,魏章也带兵回来了。史官写了一首诗:

张仪反覆为嬴秦,朝作俘囚暮上宾。

堪笑怀王如木偶,不从忠计听谗人。

张仪对秦王说:“我这次能活着回来,真是九死一生啊。楚王其实很害怕秦国,不过我们也不能让我失信于他。大王您要是能割让汉中的一半土地给楚国,向他们表示我们的诚意,再和他们结为亲家,我就有办法以楚国为突破口,说服其他六国都来侍奉秦国。”秦王觉得张仪说得有道理,就答应了,割让了汉中的五座县城给楚国,还派人去楚国修好,请求楚怀王把女儿嫁给太子荡做妃子,又把秦国的公主许配给楚怀王的小儿子兰。楚怀王高兴得不得了,还以为张仪真的没有骗他。秦王念在张仪的功劳,封给他五个城邑,还赐号武信君,让他带着黄金白璧、高车驷马,用“连衡”的策略去游说其他国家。

张仪先去见了齐湣王,他对齐湣王说:“大王,您自己掂量掂量,齐国的土地和秦国比,哪个更广阔?齐国的军队和秦国比,哪个更强大?那些给您出主意的人,都说齐国离秦国远,不用担心秦国的威胁,这可都是鼠目寸光,只看眼前,不考虑后患啊。现在秦国和楚国互相嫁女儿娶媳妇,结成了亲家,韩、魏两国都吓得不得了,争着割让土地来侍奉秦国。大王您却还和秦国作对,要是秦国派韩、魏两国攻打齐国的南部边境,再让赵国的军队渡过黄河,趁虚而入攻打临淄和即墨,到时候您就是想侍奉秦国,恐怕也来不及了。所以说,现在的形势是,侍奉秦国就能平安无事,背叛秦国可就危险了。”齐湣王听了,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说:“我愿意听先生的,以后齐国就跟着秦国走。”还送给张仪很多礼物。

张仪又去西边游说赵王,他对赵王说:“我们秦王有雄兵百万,想和您在邯郸城下会面,先让我来给您打个招呼。大王您现在还依仗着苏秦的合纵盟约吧?可苏秦那家伙背叛燕国,逃到齐国,最后还不得好死,他的话怎么能信呢?现在秦国和楚国结为亲家,齐国也向秦国献上了鱼盐之地,韩、魏两国都自称是秦国的东边藩属,这五个国家已经联合在一起了。大王您想用赵国一国之力对抗这五个国家的进攻,这不是以卵击石吗?所以我劝大王,还是像其他国家一样侍奉秦国吧。”赵王听了,也点头答应了。

张仪又往北去游说燕昭王,他对燕昭王说:“大王,您最亲近的国家就是赵国了吧?可您知道吗?以前赵襄子为了吞并代国,就用他姐姐做诱饵。他约代王见面,让人做了一个长柄金斗。吃饭的时候,厨师端上汤来,赵襄子就趁机用金斗把代王打死了,然后占领了代国。他姐姐知道后,哭得死去活来,最后用簪子自杀了。您看,连亲姐姐都能被利用来谋取利益,何况是别人呢?现在赵王已经割地向秦国道歉,还要去渑池朝拜秦王。一旦赵国和秦国联合起来攻打燕国,那燕国的易水长城可就保不住了。”燕昭王听了,吓得浑身发抖,赶紧说:“那我愿意献出恒山以东的五座城来和秦国交好。”

张仪的“连衡”之说成功了,他正要回秦国向秦王报告,还没到咸阳,就听说秦惠文王去世了。太子荡即位,就是秦武王。

齐湣王一开始听了张仪的话,以为韩、魏、赵三国都已经向秦国投降了,所以不敢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后来听说张仪去了赵国后,赵国并没有像他说的那样侍奉秦国,这才知道自己被张仪骗了,气得暴跳如雷。又听说秦惠文王死了,就赶紧派孟尝君送信给其他国家,约定一起背叛秦国,重新实行合纵之策。他还怀疑楚国已经和秦国结为亲家,可能不会参加合纵,就打算先攻打楚国。

楚怀王得到消息后,赶紧派太子横去齐国做人质,齐国这才停止了攻打楚国的计划。齐湣王自封为“纵约长”,联合其他国家,还悬赏说谁要是能抓住张仪,就赏给他十座城。

秦武王性格直爽,脾气暴躁,他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觉得他太狡猾奸诈。现在那些以前嫉妒张仪受宠的大臣们,也都纷纷在武王面前说张仪的坏话。

张仪知道自己大祸临头了,就赶紧去见武王,说:“大王,我有个主意,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听?”武王不耐烦地说:“你有什么主意,快说吧!”张仪说:“我听说齐王特别恨我,我在哪里,他就会派军队攻打哪里。我愿意离开秦国,去大梁。这样一来,齐国肯定会攻打魏国。魏国和齐国打起来,就会两败俱伤,大王您就可以趁机攻打韩国,打通三川之路,直逼周室,这可是成就帝王大业的好机会啊!”武王听了,觉得张仪说得有道理,就准备了三十辆革车,送张仪去大梁。魏哀王任命张仪为相国,代替了公孙衍的位置。公孙衍只好离开魏国,去了秦国。

齐湣王知道张仪去了魏国后,果然大怒,立刻派军队攻打魏国。魏哀王吓得惊慌失措,赶紧找张仪商量对策。张仪就派他的舍人冯喜,假扮成楚国的客人,去见齐湣王。冯喜对齐湣王说:“大王,我听说您特别恨张仪,是真的吗?”齐湣王咬牙切齿地说:“当然是真的!”冯喜说:“大王要是真的恨张仪,就不应该攻打魏国。我刚从咸阳回来,听说张仪离开秦国的时候,和秦王约定好了,说:‘齐王恨我,我在哪里,他就会派军队攻打哪里。’所以秦王才送张仪去魏国,就是想挑起齐国和魏国的争斗,这样秦国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大王您现在攻打魏国,正好中了张仪的计。您不如不攻打魏国,让秦国知道张仪的话不可信,这样张仪在魏国也就没什么用了。”齐湣王听了,觉得冯喜说得有道理,就撤兵不打魏国了。魏哀王因此更加重用张仪。

过了一年,张仪在魏国病死了。

这一年,齐国的无盐后也去世了。

再说秦武王,他长得又高又壮,力气特别大,最喜欢和勇士们比力气。乌获、任鄙以前就是秦国的将领,武王当了国王后,更加宠信他们,还给他们加官进爵。

有个齐国人叫孟贲,字说,力气大得惊人。他在水里走,不怕蛟龙;在陆地上走,不怕虎狼。他要是发起脾气来,大吼一声,能把天都震得晃动。有一次,他在野外看到两头牛在打架,就跑过去用手把它们分开。一头牛被他吓得趴在地上,另一头牛却还不停地用角去顶。孟贲生气了,左手按住牛头,右手用力一拔,就把牛角拔了出来,那头牛也当场就死了。人们都害怕他的勇猛,谁也不敢和他对抗。孟贲听说秦王正在招揽天下的勇士,就渡过黄河,来到秦国。

黄河岸边等着渡河的人很多,大家都按照先后顺序上船。孟贲来得最晚,却非要抢先上船。船家看他这么不讲理,就用船桨打他的头,说:“你怎么这么霸道?难道你是孟说吗?”孟贲一听,眼睛瞪得像铜铃,头发都竖了起来,大吼一声,那声音大得就像打雷一样,河面上顿时波涛汹涌。船上的人都吓得惊慌失措,纷纷掉进河里。孟贲却一点也不在乎,他用力一跺脚,一下子就跳到了对岸,然后大摇大摆地进了咸阳,去见武王。武王早就听说过他的勇猛,就封他做了大官,和乌获、任鄙一样受到宠信。这一年是周赧王六年,秦武王二年。

秦国觉得六国都有相国,自己也应该有个特别的官职,就设立了丞相,左右各一人。任命甘茂为左丞相,樗里疾为右丞相。魏章因为没当上丞相,心里很生气,就跑到梁国去了。

武王想起张仪以前说的话,就对樗里疾说:“我生在西戎,还没见过中原的繁华。要是能打通三川之路,去巩洛一带游玩一下,就算死了也甘心。你们两个谁能帮我去攻打韩国呢?”樗里疾皱着眉头说:“大王,您要攻打韩国,是想夺取宜阳,打通三川之路吧?可是宜阳地势险要,路途遥远,我们去攻打,不仅要耗费大量的兵力和钱财,而且梁国和赵国的救兵也会很快赶到,我觉得这事儿不太靠谱。”武王又问甘茂,甘茂说:“大王,我愿意去梁国,说服梁王和我们一起攻打韩国。”武王听了,非常高兴,就派甘茂去了。

甘茂一开始和樗里疾的意见不合,他怕樗里疾在中间捣乱,就先派副使向寿回去向秦王报告,说:“梁王已经答应帮助我们了,不过我还是觉得不攻打韩国为好。”秦武王听了,觉得很奇怪,就亲自去迎接甘茂,在息壤这个地方和他相遇。武王问甘茂:“你之前答应我去说服梁王攻打韩国,现在梁王答应了,你怎么又说不打了呢?这是怎么回事?”

甘茂就给武王讲了一个故事:“以前曾参住在费地的时候,有个和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跑去告诉曾参的母亲:‘曾参杀人了!’他母亲正在织布,听了之后,连头都没抬,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的。’然后继续织布。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告诉她:‘曾参杀人了!’他母亲这才停下手中的活,想了想,说:‘我儿子肯定不会做这种事的。’还是继续织布。可是没过多久,又有一个人跑来对她说:‘杀人的就是曾参!’这下他母亲可害怕了,她扔下织布的梭子,翻墙逃走了。曾参是个贤人,他母亲本来很信任他,可是三个人都说他杀人,就连他母亲也开始怀疑了。现在我比不上曾参贤能,大王您对我的信任也未必能像曾参的母亲对他那样坚定,而说我坏话的人恐怕不止三个,我担心大王您也会像曾参的母亲一样,对我产生怀疑啊。”

武王听了,拍着胸脯说:“我不会听别人的谣言,我相信你。我们来发誓吧!”于是,武王和甘茂就在息壤歃血为盟,还把誓书藏了起来。然后,武王就派甘茂带领五万士兵,向寿为副将,去攻打宜阳。

秦军包围宜阳五个月了,可是宜阳的守将拼死抵抗,秦军就是攻不下来。

右相樗里疾对武王说:“秦军已经疲惫不堪了,如果不撤回来,恐怕会出乱子。”武王听了,就派人去叫甘茂撤兵。甘茂却给武王写了一封信,武王打开一看,信上只有“息壤”两个字。武王一下子就明白了,说:“甘茂早就提醒过我,这是我的错啊。”于是,武王又给甘茂增派了五万士兵,还派乌获去帮助他。

韩国也派大将公叔婴带领军队去救援宜阳,双方在城下展开了一场大战。乌获手持一双重达一百八十斤的铁戟,冲入韩军阵中,就像虎入羊群一样,韩军士兵吓得纷纷逃窜,没有人敢抵挡他。甘茂和向寿也各率一军,乘胜追击,韩军大败,被斩首七万多人。乌获奋勇登城,他双手抓住城堞,用力一拉,没想到城堞被他拉断了,他也从城墙上掉了下来,摔在石头上,肋骨都被压断了,当场就死了。秦军趁机攻下了宜阳。

韩王吓得面如土色,急忙派遣相国公仲侈带着珍贵的宝器前往秦国求和。武王见此情形,心中大喜,便答应了韩国的求和请求,诏令甘茂班师回朝,留下向寿在宜阳安抚地方,同时派右丞相樗里疾先去三川开路,随后带着任鄙、孟贲等一众勇士启程,浩浩荡荡直奔雒阳。

周赧王听闻消息,赶忙派遣使者到郊外迎接,还亲自准备了隆重的宾主之礼。秦武王却诚惶诚恐,不敢接受这样的礼遇,连忙辞谢。他心中一直惦记着九鼎,得知九鼎存放在太庙的旁室,便迫不及待地前往观赏。只见那九尊宝鼎整齐地一字排列,威风凛凛。这九鼎乃是禹王当年收取九州的贡金精心铸就,每一鼎上都铭刻着本州的山川人物以及贡赋田土的详情,鼎足和鼎耳上皆有精美的龙纹雕饰,故而又称“九龙神鼎”,自夏朝传承至商朝,一直是镇国的重器。周武王克商之后,将其迁至雒邑,当时搬运的时候,动用了众多的士卒和役夫,牵拉拖拽,舟车运载,那九鼎沉重无比,宛如九座巍峨的小铁山,至于究竟有多重,实在难以估量。

武王绕着九鼎仔细地观赏了一番,不禁啧啧赞叹,心中满是震撼与向往。他看到鼎腹上分别铸着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等九字,便指着刻有“雍”字的那尊鼎,豪情万丈地说道:“此乃雍州之鼎,正是我秦国的宝鼎啊!我定要将其带回咸阳!”

接着,武王又向守鼎的官吏问道:“这些鼎可曾有人能举起来过?”官吏连忙跪地叩首,回答道:“自从有了这些鼎以来,从未有人移动过它们。听闻传说,每尊鼎都重达千钧,如此重量,谁人能举得起呢?”武王听后,兴致勃勃地转头问任鄙和孟贲:“二位爱卿力大无穷,能否举起此鼎呢?”任鄙深知武王争强好胜的脾气,又考虑到鼎的重量实在惊人,便推辞道:“微臣的力量顶多能举起百钧之物,而这鼎的重量是其十倍不止,微臣实在无能为力。”孟贲却毫不畏惧,他撸起袖子,大步向前,高声说道:“微臣愿一试!倘若举不起来,还望大王恕罪。”

说罢,孟贲命人取来粗壮的青丝巨索,牢牢地系在鼎耳之上。他将腰带紧紧束好,挽起双袖,露出粗壮如柱的双臂,紧紧套入丝络之中。只见他深吸一口气,猛地大喝一声:“起!”那鼎竟被他缓缓抬起,离地约有半尺之高,然而终究因重量太过惊人,难以支撑,鼎又重新落回地面。孟贲用力过猛,双眼圆睁,眼珠竟迸出眼眶,鲜血从眼角汩汩流出。武王见此情景,却不以为然地笑道:“爱卿太过费力!你能将鼎举起,难道我就不能吗?”

任鄙见状,急忙上前劝阻:“大王,您乃万乘之尊,身负家国重任,不可轻易尝试如此危险之举啊!”武王却充耳不闻,一把甩开任鄙,迅速卸下身上的锦袍玉带,紧紧束缚住腰身,又用大带扎牢衣袖,准备亲自举鼎。任鄙心急如焚,死死拽住武王的衣袖,苦苦劝谏。武王却不耐烦地呵斥道:“你自己没这本事,难道是嫉妒我吗?”任鄙无奈,只得松开手,不敢再多言。

武王昂首阔步走到鼎前,将双臂套入丝络,心中暗自想着:“孟贲不过只能将鼎举起,我定要将其举起后再行走数步,方能彰显我的威风!”于是,他鼓足全身的力气,屏气敛息,大吼一声:“起!”那鼎果然被他缓缓抬起,离地也是半尺有余。武王满心欢喜,正要举步前行,却突然感觉力气如潮水般迅速退去,双手再也支撑不住那千钧之重,只听“哐当”一声巨响,鼎重重地坠落在地,不偏不倚,正好压在武王的右足之上。只听得“趷札”一声脆响,武王的胫骨瞬间被压得扁平断裂,武王顿时发出一声惨叫:“痛哉!”随即眼前一黑,昏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