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章 来,出个方吧?(2 / 2)祖传中医闯都市首页

“早上醒来口干口苦吗?”

“大便干不干?”

……

问完后记下患者的舌脉。

淡红色,薄白苔,脉弦细。

孟教授问向周围跟师的人:“怎么样?你们觉得用什么方子?”

这个还挺有意思的,看这位孟教授的意思,让跟诊的医师们出个方子。

也对,孟教授医教研三十多年,对于他来说,行医不忘教书这可能已经是老本行了。

李元素在心里开始盘算着。

患者首先肯定是失眠。

睡不着觉,然后舌脉没什么特别的。

不会中医的人跟刚学中医的人,总有个习惯是以舌脉去辨证。

这只存在与考试题中。

但临床上不会给你那么标准的舌脉,有时候可能相关,有时候可能压根儿没关系。

比方这个患者,人家舌脉没啥奇怪的地方。

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说。

什么酸枣仁汤呀、归脾汤呀。

主要还是根据舌脉,然后辨证,觉得这个患者可能是个气血两虚什么的。

这也是很多初学者喜欢干的事儿。

遇事不决,气血两虚嘛。

李元素则是试探的问了一句。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孟教授看向他,“为什么选这个方?”

“这个患者晚上睡觉容易惊醒,这应了伤寒条文里面的胸满烦惊……早上起来的时候口干口苦,这是少阳病,属于柴胡证……还有听这个患者平时心情不好,容易烦躁,结合她的体型、还有症状来看,并非虚证,应该是属于实证……”

李元素按照自己的思路,跟着说下去。

没有许多中医文章那样之乎者也,讲很多专业术语,但是讲的也是有理有据。

孟教授点了点头,然后开始出方:

北柴胡15g,黄芩15g,法半夏25g,麸炒枳壳15g,白芍15g,大黄10g,生姜10g,大枣20g,合欢皮25g,首乌藤30g,柏子仁20g,珍珠母30g,醋香附15g,龙骨30g,牡蛎30g。

7付,水煎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李元素看了看,与原方相比,首先肯定去掉了铅丹……这玩意儿过去古人化学知识不如现代,有些狂躁的人吃了之后然后就浑浑噩噩的,看起来好像“镇静安神”了……

合欢皮、首乌藤(夜交藤)、柏子仁。

是孟教授的经验方,人称“睡眠三宝”。

其实原本应该是酸枣仁的,但是现在酸枣仁被炒的太贵了,所以拿柏子仁来平替。

珍珠母还是用来增强镇惊左右的吧。

香附是疏肝解郁的,可能是考虑患者是女性。

方子是这样没错。

至于这个剂量。

柴胡15g,用量其实相对来说是偏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