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交换条件,朝廷可以在移民之事上采取默认的态度,而且还可以重新对楚南开放民品市场。
“能和和气气做生意,这个自然再好不过。我的意见是,这事可以谈,毕竟大家还算得上不是外人。不过,朝廷在对我家老大的事情上,必须要有一个交待,这是前提。另外,我们可以不计较三国瓜分楚南的协议,但也要给楚南的百姓一个说法。至于如何去谈,就由李院长全权负责,这正是李院长长袖善舞的时候。”
有了飞机、坦克和重型火枪,镇永军的装备基本上能达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水平。以这样强悍的军备,还不能在军事上碾压对手,那就只能说是三兄弟的无能。
赵志伟就提出来,可以向外出售一些两年前淘汰下来的装备,甚至栓动步枪也可以少量出售。只要将弹药控制在手中,就不怕这些军火被用来对付镇永军。
楚南的大规模建设,需要海量的资金,也不怪赵志伟会有这个提议。而陆少峰则是从大势上考虑,认为短时期内,三强鼎足而立是有利的。
一定程度上武装起大唐,让禁军有跟大周军队一战的能力,便能很好地遏制其势力的发展,至少不能让大周势如破竹地渡过大江。
在陆少峰的心里,一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即公元960年的陈桥兵变。有了三兄弟的意外入世,赵氏的大宋绝对不能成为一个统一的王朝。
现在是公元956年,李子强已做好了一个秘密行动方案,一个针对赵氏兄弟的方案。在必要的时候,李子强会命令军情处采取果断措施。
“院长,若是有必要,我准备去金陵一趟,亲自跟朝廷方面沟通。”
得到陆少峰的首肯后,李冒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对他来说是一招险棋,也是他要高调地介入到楚南政局的一个投机行为。
李冒还是有太重的文人风格,他想像如果此行能取得成果,今后会是一件佳话,对稳定自己的地位大有好处。
“这事重大,我得跟老二他们几个好好地合计一下。李院长是楚南的头面人物,安全方面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行。若真要去金陵,李院长就代表了我楚南,容不得任何人觊觎和轻视。”
“我的建议是,由我内河舰队派出军舰护送,若是真有不开眼的,我不介意来一个炮轰金陵城。金陵城的某些人,还没真正见识到我镇永军的军力,是得找机会让他们开开眼。”
对李冒表现出来的勇气,陆少峰给予了支持,不管他出于何种考量,都要予以肯定。
“这次去金陵,除了跟朝廷协商外,我还有一些想法。想私下会见几个朋友,在金陵总得有一些为楚南发声的代表,这方面也要请院长给予方便才行。”
瓦解对手、培植楚南的利益代言人,陆少峰一直没有很好的办法。李冒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有此设想。这些拉拢过来的势力代表,将来会成为李冒的助力。
“哈哈,李院长这是充分发挥参政院的职能,我这边哪有不给方便的理由。具体要哪些方便,李院长跟二叔他们商量好就行。我就一个原则,对于友好人士,我们要求同存异,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利益。不能仅是口头上这么说,还要真正地落到实处。”
这次跟李冒的谈话,是最畅快的一次。李冒得到了想要的承诺,而陆少峰则看到了李冒的可用一面。在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中,两人都是笑语不断。
从会客室出来时,李冒一扫之前的郁闷,整个人都看起来年轻了许多。看着重新焕发出精神头的李冒跟其他人打过招呼兴冲冲地离去后,刚刚办完事来议政厅的苏浩忍不住地问。
“三哥,李冒这老小子今天怎么这么高兴,还是三哥有办法。是不是他又从三哥你这儿,讨要了许多好处?”
“这话只能在我们几个面前说说,要尊重人家。参政院院长也是你能随便调侃的?几天没见着,便飞上天了,看来我得建议老二尽快地把你调回去。”
见只有张轼和王洵几个人在场,陆少峰又在苏浩面前摆起了谱来,出口就是教训的话。可从语气上听来,似乎还很同意苏浩的看法。
“呵呵,小浩这话还真没说错。我们这位李院长,前一段时间可是很郁闷的紧。我也在想,少峰你跟他说了些什么呢,难得让他高兴成这样。”
这时,张轼出来打圆场,将两人的一唱一和看在眼里,他心里更加明了陆少峰对苏浩的爱护之心。
“张叔、王叔,现在就我们一家子人了,我们关起门来,就说一些家里的事情。小浩,你去把孙叔也请来,我们一家人好好地聊聊。”
对这些外戚,陆少峰要跟他们推心置腹地谈一次,一切都要定下规矩以防范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