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堑通途(二)(1 / 2)澜沧南流首页

雨季逐渐接近尾声,洪水慢慢退去,湄公河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温婉。

而此时的湄公河特大桥施工现场已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后续的施工工作。

白天明和李伟总工站在高高的观测台上,望着眼前这座充满希望的工程,心中充满了满满的自豪。

“李总工,你看这湄公河,它既是我们的对手,也是我们不畏艰难险阻的见证者。”白天明感慨道。

“是哪,它见证了我们中国工程师的智慧与勇气,也见证了我们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李伟总工微笑着回应。

阳光透过湄公河岸边高大浓密的树冠,慵懒地洒在湄公河面上,仿佛是大自然对滋养了亿万民众的这条母亲河最温柔的抚慰。

“李总工,环保问题始终是我们肩上的重担。中老双方政府对这条正在建设的中老铁路环保措施如此重视,我们绝不能有丝毫懈怠。”白天明的话语中透露出强烈的环保意识。

李伟总工轻轻点头,口气坚定地说道:“确实,我们不能让这座大桥成为湄公河生态的伤疤。我们必须确保每一滴废水、每一粒废弃物都得到妥善处理,让这座桥成为连接两国友谊的绿色纽带。”

说着,两人步入工地,开始了新一轮的环保检查。

工地上,一台台特制的环保设备正忙碌运转,它们不仅有效降低了噪音和粉尘污染,还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

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废弃材料分类堆放,准备送往指定的回收站。

“张队长,记得叮嘱大家,废弃的混凝土残渣要严格按照环保标准处理,不能随意倾倒。”白天明对正在指挥作业的张队长强调道。

“放心吧,白总,我们心里有数。现在大家伙儿都明白,保护好这条河,就是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张队长响亮地回答。

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不仅体现在日常施工管理中,更融入了每一个施工细节中。

为减少对水生动植物的干扰,他们在水下作业时采用了先进的生态友好型爆破技术,严格控制爆破范围和强度,确保鱼类等水生生物能够安全迁徙。

同时,他们还定期邀请环保专家对湄公河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施工活动不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在一次例行的环保会议上,白天明面向全体工人发表讲话:“弟兄们,我们在这里建的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一份对自然的承诺,对后代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努力,让湄公河特大桥成为绿色施工的典范,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中国铁路工程师的智慧与担当!”

掌声雷动,工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情。他们深知,自己正参与着一项伟大的事业,一项将载入史册的工程。

随着施工的深入,湄公河特大桥逐渐展现出其雄伟的身姿。桥梁主体如巨龙般横跨河面,气势磅礴。

而在这片壮丽的景象背后,是无数铁路建设者夜以继日的努力与付出,更是他们对环保事业的坚守与承诺。

雨季过后,湄公河畔的绿意更加盎然,鸟语花香,生态和谐。

白天明与李伟总工再次站在观测台上,望着这座即将竣工的大桥,心中充满了欣慰。

“李总工,看这片河面,多么清澈,多么宁静。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白天明感慨道。

“是啊,这片河流见证了我们的汗水与智慧,更见证了我们对环保的执着与坚守。未来的日子里,它将继续流淌,讲述着这段绿色施工、和谐共生的故事。”李伟总工微笑着回应,不知不觉中,他的眼眶早已泛红。

随着湄公河特大桥主体结构的最后一块钢梁精准对接,宣告着这座横跨湄公河两岸、连接未来的宏伟工程即将竣工,消息如春风般迅速吹遍了上寮山区的每一个角落,激起了层层涟漪。

村民们放下了手中的农具,孩子们停下了嬉戏的脚步,老老少少,倾巢出动,不约而同地朝着湄公河特大桥的方向汇聚而来,他们心中满是对这座奇迹般建筑的敬畏与好奇。

阿卡山寨的老者诺萨旺,拄着那根陪伴他多年的拐杖,颤巍巍地走在人群的最前面。

他的身旁,是同样年迈但精神矍铄的依贝,她手里紧紧抓着一串用各色珠子串成的护身符,嘴里轻声念叨着古老的祈福词,为湄公河特大桥主体工程的完工献上最诚挚的祝福。

“看哪,孩子们,这就是我们的希望之路,它将带领我们走向更加宽广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