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如兰跟崇德那边也停下了话头,一起望过来。
她语气担忧,“淮儿,可是你外祖母那边?”
“不是,母妃快别瞎想。”
萧奕淮赶紧打断她,“外祖母那里无事,一切都顺利得很。”
“那是你在太学过的不舒心?有人欺负你?”
一听母妃的语气越来越焦急,萧奕淮赶紧抬手阻止她继续猜想。
“母妃快别忧心了,儿子在太学里好的很,是司农寺那边的公事。”
他有些无奈地看着,正睁着眼睛听的认真的母女两个人,耐心解释着。
“王城下边有一西陵县城,县城底下有个青石村,不知怎的,村上的土地近些年越来越不好,种什么都不出息,听说红薯产量大易种植,县令特意上书父皇,求了特殊照顾,给那村里赊了足足三百斤红薯种子,结果这才刚种下不足一月,茎苗竟大批量的枯黄、病死。”
萧奕淮紧皱着眉头,“县令不敢隐瞒,上报后父皇震怒,严厉斥责了那县令及下属的主簿、县尉、里长、村长,连司农寺派去督导红薯种植的官员也没能逃过。
又下令徐丰年亲自去当地解决问题,徐丰年带着司农寺一干有经验的官员去了,发现整个村子上,大部分的土质都十分贫瘠,甚至可以说是不适合种植任何作物。”
“那百姓呢?”
崇德不自觉出声,他是苦人家出身,赶上大旱,家里揭不开锅,眼瞅着就要饿死,父母才一狠心将他送到了宫里,虽然那阵他才只有三、四岁大小,但对贫穷之家的记忆始终清晰。
萧奕淮声音沉了沉,“土地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根本,全家老小的花销嚼用都在里面,土地种不出东西来,村民自然贫穷的很,年轻人还好,偶尔能打到些零工或给人做长工维持生活,但老人跟孩子多的家庭,日子过得就十分艰难,几近到了食不果腹的地步。”
“可怜呐。”
宁如兰叹了口气,“那司农寺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帮帮他们啊,红薯不是说很易活的嘛,怎么会种不出呢。”
萧奕淮摇摇头,“县令算是个好的,知道了红薯的消息,也是欣喜若狂,还以为终于能给村子里带来生机呢。见村民们家中没有余钱余粮来购换种子,还特意上书父皇,做担保赊的种子呢,谁知道,竟是这么个结果。”
他搓搓脸,从兜里拿出个木盒子递给萧芸棠。
“司农寺上下连夜翻找了地方志、古籍,才得知那种地是天然形成的,叫做盐碱地,土又咸又苦,没有肥力,现在偶尔还能勉强收获一点儿,再过上几年,就会彻底荒掉,最后连根草都长不出。”
“盐碱地?”
“嗯,这是徐丰年特意让我带回来给你看的。”
萧芸棠接过盒子,打开看了看,是一整块板结在一起的土块儿,表面有一层白白的东西,应该是土壤中盐分随水分蒸发而在地表结晶析出形成的盐霜。
不好办。
看这土的样子,再结合萧奕淮的形容,确实就是盐碱地没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