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栀瑶风光入紫禁(2 / 2)娘娘独享圣恩,三日封妃羡煞旁人首页

等那个引路太监退下之后,又有两个上了年纪,梳着帆船髻的嬷嬷和两个有着八品顶戴的壮年太监迎了上来,齐声道:“奴才叩见主子!”清朝的西洋宫廷画师所描绘的梳着帆船髻的妇人形象  两个嬷嬷屈膝,两个太监跪地,动作整齐划一,恐怕提前演练过不止一遍。

紫禁城的规矩,太监宫女见到所有嫔位以上的后妃都得尊称“娘娘”,贴身宫人则可尊称“主子”。

嫔位以下的,贴身宫人也可尊称“主子”,其余宫人则可直接敬称位份,但不能尊称“娘娘”。

至于“小主”这一称呼,自然是有的,但并不常见,也不可以用来随意称呼宫中嫔妃。

若有特殊情况,譬如宫中有两个同胞姐妹一同做了嫔妃,年龄小的那个就有可能会被称为“小主”。

譬如光绪皇帝的瑾妃和珍妃。

一个在宫里被称作“瑾主子”,一个被称作“珍小主”。

“小主”这一称呼出自《宫女往谈录》,被大量影视剧引用,尤其是栀瑶前世看过的一部大火的电视剧让这个说法深入人心,甚至被很多观众引为圭臬(nie)。

但是栀瑶后来经过研究,根据《故宫退食录》、《老太监回忆录》和《我的两位姑母瑾妃珍妃》记载来看,宫女太监喜欢称呼珍妃为“珍小主”,其实是有一个前提的。

那便是珍妃相对于她的姐姐瑾妃,她是年纪小的那一个,因此宫女太监才会称呼珍妃的姐姐瑾妃为“瑾主子”,偶尔称呼珍妃为“珍小主”。

大多数时候还是直接称呼珍妃为“珍主子”或者“珍妃娘娘”。

而且,清朝时期,京城之中有一个规矩,就是见到人要往高里叫,比如这个人祖上是贝勒,后代的爵位如果下降了,在非正式场合还是要叫一声“贝勒”。

不能随便当面进行低叫,否则就有藐视对方的嫌疑。

这更加佐证了宫内的太监是不可能随意称呼嫔妃为“小主”的。

譬如《大宅门》里面老太监对于“嫔主子”的称呼,才是比较贴合历史的。

同时,即使在光绪时期,也不是所有宫人都会称呼珍妃为“小主”的,也有直接称呼她为“主子”的记载。

另有一种十分特殊的情况,便是年纪特别大的宫人,又和自家主子关系特别好,就会在私底下称呼自家主子为“小主儿”。

虽然只是加了一个儿化音,但感觉立刻就不一样了。

综上所述,宫人称呼嫔妃为“主子”才是常态,称呼嫔妃为“小主”,反而极为少见。

若是没有特殊情况,宫女太监如果当面称呼嫔妃“小主”,则属于是一种蔑称,有不敬尊上之嫌,必定会受到惩罚。

栀瑶前世不止看过存世的奏折,还读过许多关于清朝宫廷的着作。

其中,云贵总督郭瑮(li)的奏折原文记载:奴才服思,【惠妃主子】之事……

还有《老太监的回忆》记载:珍妃很好用钱,又常施惠于群监,近之者无不称道【主子】之大方。

另一本《我的两位姑母瑾妃珍妃》记载:只听太监一声高喊:“【瑾主子】有旨,传六爷、七爷觐见。”

这两本着作对于瑾妃和珍妃的称呼都是主子。

因为,嫔妃虽然是小老婆,却也是皇帝的小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