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 肥皂厂的底线和出价!(1 / 2)开局1984,这个学霸热爱学习首页

实验室产品和工业量产品,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价值也相差极大。

因为实验室产品合格,并不代表能够量产。

一款成熟的产品,从实验室到市场,不仅要考虑产品的效果,还需要考虑产品的材料,成本,定价,生产条件等诸多因素。

许国梁研究出的酶制剂肥皂,样品检测报告的各项数据都很漂亮。

但这一新型肥皂能不能直接进行工业量产?

还是一个未知数。

由不得孙邵城不事先询问清楚。

“当然可以。”许国梁一脸肯定道:“事实上,我研究这款酶制洗衣皂之前,就有考虑到生产工艺问题。”

“无论是制造肥皂的酶制剂,还是动植物油脂,亦或者是氢氧化钠等材料,都是市面上非常常见的工业产物。”

“并且……”

许国梁说到这里,脸上露出无奈:“并且,你们也知道高中化学实验室的情况,我就算想要做一些复杂的实验,也是办不到啊。”

“这次能成功研究出酶制剂肥皂,也是运气好。”

不是许国梁谦虚,而是真的做不到。

毕竟科学研究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完成的,而是用一次次的实验测试,以及大量的实验材料堆砌出来。

尤其是化学方面的研究。

更是充满了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不仅需要各种精密化学仪器,还需要大量的实验材料。

许国梁能在实验一百多次后研究出合适比例的酶制剂肥皂配方,已然是足够幸运。

真要换做运气差的,没有千八百次的不断实验,别说确定酶制剂肥皂的配方了,恐怕连耐酸耐碱性的酶制剂都研究不出来。

毕竟化学不像物理那样,一个公式就能够预测很清楚,大部分的化学研究更依赖实验,甚至存在有碰运气的成分。

当然,化学方面的研究虽然存在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更多还是依赖于科研人员的判断和努力。

许国梁讨厌这种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所以相较于化学和生物学研究,他更倾向于物理学研究。

“许学弟太谦虚了。”

“你能在这般简陋的实验环境下,成功研究出新型酶制剂肥皂,可不是‘运气’两个字就能概括的。”

孙邵城作为京城肥皂厂的厂长,自然知晓研究一款新型肥皂的难度。

他很清楚,自己这位小学弟能在简陋的实验环境下,研究出他们肥皂厂数年都没有研究出来的新型酶制剂肥皂代表着什么。

这不仅代表着许国梁对化学和生物学的知识掌握极强,更是代表着他的未来潜力巨大。

尤其自己这位学弟还是今年的理科高考全国状元,甚至还没有入学,就已经受到了水木大学一位物理学院士看重。

可以想象。

只要许国梁自己不走错路,未来的前途必然是不可限量。

孙邵城想到这里,心中顿时有了决定,打算高价买下许国梁手中的酶制剂肥皂配方,提前交好自己这位前途不可限量的学弟。

毕竟奇货可居和雪中送炭的道理。

他还是懂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