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章. 高祖病榻嘱后事,陈平献计擒樊哙(1 / 2)刘邦的选择首页

提前讲了吕后残杀戚氏之事,现在再回头,接上讲高皇帝生命最后阶段发生的事。

高皇帝设计的长治久安之策是实施郡县制,诸侯王由刘氏子弟担任,为天子守护四方。即使诸侯强大起来,乃至野心膨胀、起兵夺皇权,无论胜负,天下还是在刘姓手中。但刘邦不愿黄泉之下看到子孙自相残杀,因此限制诸侯王的军事权力,明确没有天子诏令,诸侯不得调兵出境,否则视为谋反。

汉十二年,高皇帝与功臣大会,定白马之盟,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有不义背天子擅自起兵者,与天下共伐诛之。

制度难免会有漏洞。这个盟约,变相地给了功臣杀伐大权。盟约限制了地方诸侯,但约束不了中央,如果皇帝册封异姓诸侯王,天下谁敢击之?击谁?谁敢出兵,天子就会给谁定性为谋反。

高皇帝想换太子人选,一个重要原因是刘盈母家太强大。刘盈柔弱而吕后强势,刘氏江山能否长久就成了问题。

汉十二年,高皇帝设家宴,太子刘盈侍酒,吕后特意安排商山四皓陪侍于太子身后。四皓须发皆白、气宇轩昂、服侍不怠。

刘邦大为吃惊,这四皓他请了数次没请动,太子是何神通请其出山?高皇帝明白,这是吕后向他示强:你皇帝做不到的太子能做到,太子集团的力量已很强大了,太子你是动不得的。

这一刻,高皇帝彻底打消了换太子的念头。即使立如意为太子,自己百年之后,长安城也难免会有一场血雨腥风,如意根本不是吕氏集团的对手。晋有太子申生之灾,赵有主父、赵章之难,燕有子之,齐有田氏,殷鉴不远,不能重蹈覆辙。

家宴结束,高皇帝反复嘱咐四皓:劳烦四位贤者用心教护太子,拜托了。目送太子刘盈和商山四皓远去。

高皇帝请来戚夫人,告诉她:刘盈羽翼已就,不可废。吕后是后宫之主已成事实,你以后低下身段用心服侍吕后吧。

戚氏无限悲伤,刘邦心中凄凉。戚氏舞蹈,刘邦歌唱: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这个鸿鹄,就是吕氏集团。吕氏羽翼覆盖朝野、遍布四方,有看得见的党羽,有隐藏着的亲信,抓抓不完、切切不断,自己有生之年不可能清除掉了。现在能做的,是为刘盈安排好肱股之臣,限制吕氏集团不得肆意妄为。

刘邦想到了张良、陈平、萧何、曹参、周勃、王陵等人。

张良是刘邦眼中的三杰之一,从起事起,就是刘邦的亲信之人。张良一生的愿望是重建韩国,当韩王信马邑投匈奴之时,张良的梦想就已破灭。然而,张良依旧跟随刘邦到了代地,他想用自己最后的努力缝补韩王信破碎的河山。但最终,这一微弱希望也化为泡影。

从代地回来,张良向高皇帝表明心迹:我祖上世代相韩,秦破韩,我散尽家财一心想要灭秦,现在大仇已报、心愿已了。我凭着三寸之舌成了万户侯,此生足矣。从此我了无牵挂,不再过问人间事。

张良的心思刘邦很清楚,两人认识高度在一个水平线上,彼此心思相互能揣摩个九分。张良想要恢复周时旧制,而刘邦想要中央集权,宏观思路已很难弥合。张良表述的心意是,虽然我一心想复立韩国,但天下一统刘氏称帝,我懂得君臣大义。在大义和私情面前,我选择大义,忠心为汉,遁出凡尘以明心意。

刘邦不可能再让张良出山了,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如果子房又选择了理想怎么办?

高皇帝第二个想到了曹参,这是他雪藏的重量级功臣。曹参是沛县起事的元老,与萧何二人一文一武,是大汉帝国的柱石。萧何治理政务尽心尽力,不用扬鞭自奋蹄;曹参将兵攻城略地,功高显世。从出汉中起,曹参战关中章邯、战河东魏豹、战赵歇陈馀、战齐王和龙且,一路打下去,稳固了齐地。后又长期辅佐刘肥,镇守大汉东部疆域。

萧何、曹参两人是丰沛的原始股东,论功行赏之际,诸将都认为曹参功劳第一。刘邦却站台了萧何,用“功人”“功狗”的理论拍板定萧何功劳第一。刘邦的意思是讲,打猎之时狗追逐猎物是很辛苦,但是什么时侯出击,往哪跑、猎物在哪,不得需要人告诉它吗?萧何是那个发命令的人,你们都是追兔子的狗!

话说得很不中听,但大家听得明白。刘邦表面上说的是萧何,实质上指代的是皇帝自己。别争来争去了,老子才是天下功劳第一,老子让谁第一谁就第一,都少说废话。

对于这些位高权重的功臣来说,名号这个荣誉和封地一样重要。武将向着曹参,文官向着萧何。

又有文官站出来替萧何说话:萧何保全关中,馈粮不绝,征发士卒助战前方,即使荥阳我方失利,还有关中这个根据地做保障,这是万世之功。至于这些战将,多一个少一个能有多大影响?萧何功劳第一!

刘邦说:说的好,增封萧何二千户。

刘邦做事的原则是,我定下的事你就得执行,不同意我就加码。你们觉得萧何封邑多,我就接着增封。还议论不?再有不同声音,我接着增封,直到你们不说话为止!

萧何主持分封,又总在皇帝身边,曹参觉得萧何可能有私心,从此两人心里结怨。

刘邦抬高萧何,是为了压制曹参。曹参在军中威望过高,与将卒们铁板一块;萧何在文官中威信深重,是一块铁板。如此下去,我这皇帝的权力岂不让你们俩给架空了?将曹参安排在齐国任丞相,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掐断曹参和功臣之间的联系。当然曹参去齐国还有其他重要因素,如刘肥的母亲也姓曹,曹氏祖上都是一家,会尽心尽力辅助。

刘邦在心里将曹参定为未来大汉国相的不二人选。原因之一是曹参长期在长安之外,与吕氏集团或戚氏集团瓜葛较少,可以一碗水端平,不会卷入党争之中。再者是曹参在功臣中声望高,能压住场子,吕氏集团也畏惧几分。其三,曹参背后有齐地集团做保障,如果长安有变,可以调动齐国的军事力量压制。所谓的“非刘氏为王天下共击之”,诸侯之中主要还靠齐地武装力量。刘邦与曹参几十年的交情,对曹参信得过。

第三个想到的是周勃。周勃出身低微,靠编草席、做小贩谋生,乡里有个红白事,有时去给人吹曲赚零花钱,属乡闾的能人。长期从事服务经营业,职业习惯侍人和气,带兵打仗也很在行。就是一个毛病:学识低,思考问题有局限性。别人谈古论今、纵横时事,他插不上嘴;无论面对文官还是武将,周勃和别人都论不上“道”,久而久之似乎成了局外人。

凡事利弊相生,这位肚子里没多少墨水,倒成就了一个巨大优点:我周勃懂得少,那我就听领导的意见,领导让干啥我就干啥,领导交办的我坚决执行。

周勃还有一个缺点,从小穷怕了,所以贪钱吝啬,有点钱财好显摆,生怕人瞧不起一样。但这个缺点在高皇帝眼中就是优点啊。周勃贪财好利,有点钱恨不能都贴在身上,这样的人容易用财物满足,他没有争天下的野心。好好好,这就好,缺点很明显、优点很突出,这样的人可用!

周勃也确实没有野心,社会底层出身,以前被人瞧不起,看不见翻身的希望,跟了刘邦才一步一步走到了人生顶点。刘邦的话他是一个字不落坚决执行,把兵权交给这样的人,高皇帝完全放心。

第四个可托付重任的是王陵。王陵和刘邦是几十年的交情,以前王陵在街面做大哥、刘邦投奔做兄弟。王陵待兄弟如亲人,不放弃不抛弃,危难面前兄弟退后哥先上,有好事时兄弟先来我稍后,人品在那时就刚刚的,论讲信义妥妥是标杆。在南阳时,王陵虽不和刘邦进关中,但和兄弟有约,所以绝不把南阳交给项羽。

东出征楚,刘邦安排王陵守丰沛,在楚军后方打游击。王陵无论多困难,都在丰沛一带坚持了下来。丰沛子弟在荥阳与项羽拼杀,其家人却大都留在西楚丰沛一带,大家时刻担心家属安危。王陵留守在后方,拼死照顾将卒家人妻子安全,如同丰沛将士的再生父母一般。所以王陵虽然战功不多,但在功臣集团中威望却很高。王陵委以重任,也可服众。

但在不同的环境下,优点有时会成缺点。王陵讲信用,但就不玩心眼,阳谋也好阴谋也罢,都不是王陵的长项。所以必须给王陵搭配一个人。

第五个想到的便是陈平,高皇帝要把陈平搭配给王陵做帮手。汉二年,刘邦攻下殷地,陈平从项羽阵营中逃出投了汉王。两人见面一沟通,思想在同一高度,谈的非常投机。

刘邦很高兴,问:你在楚军是什么职务。得知陈平原任都尉,于是刘邦当日拜陈平为都尉,且给予一个重要岗位:参乘、典护军。参乘,就是和汉王同乘一辆车,高级贴身秘书,类似于汉王的秘书长。典护军更厉害,就是监督各军将领,谁行谁不行,谁升谁贬,谁功谁过,陈平拿第一手意见。

刚从楚军中投过来一个降将,不知道水平高低,就眨眼间成了众将领的上司,对大家指指点点、比比划划,众人心中百般不服,发牢骚议论纷纷:一个楚军中跑来的小将卒,不知根不知底,有什么本事,有多大能耐?反而让他和大王同乘,反而让他对我们指手划脚?

越传越广,话传到了刘邦耳中。

刘邦做事原则再重复一遍:我说行就是行,你们越说不行我越让他行!于是更加宠幸陈平,给陈平高光展示机会,看看你们谁还议论!不服,我就再抬高陈平,直到堵住你们的嘴为止。

彭城军败,刘邦封陈平为亚将,先行到荥阳配合韩信建立京索防线,阻击楚军攻势。

诸将心中是崩溃忿怒的。在汉中,得了一个楚军小卒韩信便拜为大将军,在河内得了一个楚军降将陈平又封为亚将!我们跟汉王浴血奋战四五年,攻城略地、杀敌陷阵,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谁得到过这样的高位和厚爱?我等难道都是个不行,比不得韩、陈两个?

众人越想越窝火、越说越憋屈。不行,我们岂能听从楚军降将的指挥,得找汉王讨个说法。

曹参、樊哙、周昌、郦商等人倒有脑子,他们背后唠叨,但不敢去说。周勃、灌婴在荥阳一线,众人一怂恿,周勃、灌婴俩人去出头了。

周勃刚从关中调到荥阳,前面情况了解不多;灌婴年纪比较少,青春期容易冲动。两人一个早年编席,一个少年卖布,真是有卧龙处必有凤雏。一对愣头青找到汉王告状:陈平在家时盗嫂,典护军收他人财物。

众将意见这么大,又告上门来了,必须要有个回应。陈平是魏无知介绍来的,刘邦先私下找魏无知了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