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着厂里的女工往西走,去工地上,那里人多。”
沈氏纺织厂又一次倒霉了,这次不是儒生堵门,而是大量所谓农户冲击。
李三他们人少,要不是有几把钢刀撑门面,早就被人冲入厂内。厂内都是女工,外面的暴民一旦冲进来,后果不敢想象。
护厂队虽然有许多女工家属,可久守必失,人一多就很容易受人蛊惑,这一次显然有人幕后指使,不可能被那几把钢刀挡住,李三果断决定放弃纺织厂,跑向工地避难,那里有朱雄英的新军,不怕暴民。
与此同时,府衙也正受学子再度冲击,黄文望着城内混乱的局面焦头烂额。
眼看城内混乱正在加剧,还有人趁乱抢劫、行窃,黄文愈发焦急:“这可如何是好?”
“知府,莫如请殿下带兵入城!”文主簿首先发言。
“不行,殿下之兵乃外兵,外兵一律不得入城,莫如调苏州卫之兵。”
普通明军的军纪并不好,所以每个当地官府都不喜欢外兵入城。
“只怕远水解不了近火。”
“远水也比洪水好,外兵入城如洪水入境。”
“别吵了,你去找苏州卫,你去找殿下。”
只要有苏州卫本地人看着,料想没什么问题,这样既能解决城内混乱,又不怕外兵劫掠。
“军营重地,外人不得闯入!”
“乱民于苏州作乱,请殿下庇佑!”
见事态严重,朱雄英亲自接见李三询问后,说道:“李千户,立刻入城平乱,跪地者免死,妄动者杀无赦。有敢趁乱行窃者,一并抓获!”
“遵令!”
新军出营如下山猛虎,一群奴仆自然不敢胡来,纷纷跪地投降,一场看似浩大的动乱顷刻间消弭于无形。
“黄知府,此番动乱,府衙半点风声都没?”
“臣下无能,请殿下治罪。”
“可有人知道?”朱雄英环视一圈,竟没一个人说话。
反倒是底下的李三上前说道:“殿下,此番暴乱之人小民认得,都是各地原本要派去西边工地的。”
“各府流民?”
“是各府乡贤自发组织的人手。”
朱雄英马上知道怎么回事了,又问道:“动乱之时,府衙人手何在?”
一群奴仆,不可能有动乱的胆子,要不然李守义也不会那么容易平乱。要不是府衙的人一个都没有出现,根本不会闹大。
“回殿下,府衙遭学子围攻。”黄文似乎并不回护,直接用了围攻一词。
文主簿赶忙上前解释:“殿下,学子们见纺织厂与民争利,故而来府衙劝解,非有意阻拦府衙办事。”
“是不是有意,他们心里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