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瑾凝视着夏桂那变幻不定的神色,心下虽有些疑惑。
却也难以揣测他心中所思,只轻轻启唇问道:“你们这些灾民,老家俱在何方?可是山东哪一处地界?”
“家乡又是何时起遭逢灾患?究竟几时开始这逃难之旅?朝廷既曾遣官赴山东赈灾,为何你们竟未能领到些许赈灾粮?”
“又为何独独朝着京城方向赶来?这一路上诸多城池州府,怎会那般凑巧皆被避开,这路线又是何人引领前行?”
夏桂未曾料想,眼前这位仿若天仙临世的公子,竟会有此一连串细致入微的问询。
他略显紧张地咽了咽唾沫,定了定神,方缓缓说道:“我们这些人哪,大半皆是从胶东而来。那旱灾自去年起便已开端,绵延竟有大半年之久。”
“至今年年初,实在是难以存活,才被迫离乡逃难。自灾患起始,直至逃至京城这一路,从未得见朝廷所派赈灾官员,根本无人理会我们这些苦命之人。”
“我们那儿的县太爷,自旱灾之后,便似人间蒸发,踪迹全无,更莫提有人前来分发粮食了。”
“起初之际,众人逃难方向杂乱无章,我与几个同村之人,本欲前往南方,皆言南方富庶,只消到得那里,定能寻得一口吃食。亦有往河南而去者,往京城方向者却是寥寥。”
“然其后听闻,京城乃是天子所居之地,必然有食,且京城里富户众多,又素喜行善,只待我们到了京城,定会有人照管,必有热粥可饮,故而我们便一同朝着京城奔来。”
夏桂稍作停顿,又接着道:“起初是有人引着我们的,何时启程、怎样行路,皆听其吩咐。”
“可待到离京城渐近,遭人阻拦之时,原先领头之人竟都消失不见,仿若从未出现过一般。”
林瑾闻得这一番言语,心中已然透亮。
早在扬州之时,他与卫师便有所耳闻,今年年初山东东部现了旱灾,然其范围并不大。
皇上遣北静王前去赈灾,外头皆传言北静王行事极为干练,迅速便将灾情制住,还称那些难民皆得妥善安置,朝廷亦减免其三年税负徭役。
彼时皇上闻之,龙颜大悦,重重赏赐了北静王,还传下圣旨,要文武百官皆向北静王效仿,为朝廷分忧。
那时卫师曾对林瑾言,这般程度之旱灾或水灾,于朝廷而言,实乃寻常之事。
皇上此次这般欣喜满意,并非因北静王赈灾迅速,未使灾民流离四散,而是因北静王用银甚少,为朝廷省却诸多银钱。
相较其他官员前去赈灾,他仅费些许银钱,便将这旱灾平定,故而皇上才如此欢悦。
因北静王曾参与当年那场宫闱惊变,且为最终获益之人,林瑾与卫师对此次北静王赈灾之事格外上心。
然卫师仍不住叹息,现今国库空虚至极,若日后再有这般灾情,若皆能如北静王这般,少费银钱又能速控灾情,使灾民无需背井离乡、被迫逃难,那方为美事。
待他与卫师走水路北上途经山东之际,竟发觉有灾民朝着京城方向逃难。
林瑾与卫师当下便觉事有蹊跷,山东旱灾既已宣称被制住,怎会尚有这许多流民朝着京城涌来?
于是林瑾便令林升率几名卫家护卫,悄然尾随这伙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