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复位称帝之后,把自己的难兄难弟李旦封为了安国相王,拜为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同时,又给自己的妹妹太平公主,加了镇国太平公主的封号。在武则天所一手掌控的武周集团存续的最后一段时间到神龙政变后,李显执政的这一段时间中,李隆基得到了他人生中难得的一段平静的岁月,早年的飘摇不定和危险丛生的生长环境并没有让他对自己的未来产生疑惑,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这段时间中,他开始暗中招兵买马,集结有识之士,在旁边的黑暗中静静的注视着这一切,不断的积蓄力量。
刘幽求是冀州武强县(今河北武强县)人,在武则天圣历年间为求功名参加科举考试,考试后被任命为阆(láng)中县尉。当时,科举制度才实行不久,通过世袭和举荐做官的人还占据主流,刘幽求是通过科举取得到的官职,并不是出自名门望族,因此他在担任县尉时,反而被刺史轻视,不怎么把他当一回事儿,而刘幽求天生自傲,加上读书人惯有孤傲的性格,这使得他不愿意曲意逢迎上级,去讨好刺史。这样一段时间相处下来,他和领导之间便有了矛盾,眼看自己不被重视,当官当的也没什么意思,于是一气之下弃官离开,准备去谋求其他出路。后来朝廷的职务出现了空缺,他又重新出任了朝邑县尉,在这里开始了官宦生涯,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逐渐走进了权力高处,参与了神龙政变,成功诛杀了张宗昌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得到了唐中宗李显的赏识。神龙政变后,桓彦范等人虽然诛杀了张宗昌、张易之兄弟,但却没有杀死武三思等人,刘幽求进言说:“斩草应该除根,现在正是时候,应该趁机杀掉武三思,不然必然会成为日后的麻烦,如果现在不早做准备,先下手为强,等到大祸临头时就来不及了。”桓彦范当时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刘幽求的意见,只是觉得李显已经上位,大事已定,武三思不能构成威胁,谁知,武三思此人极为善于趋炎附势,后来,武三思果然重新取得韦皇后的信任,窃取朝权,将桓彦范等五人陷害致死,这也直接导致了神龙政变的功臣被全部杀害。也是从这里开始,机缘巧合之下刘幽求结识了李隆基,刘幽求能谋善断,做事果决的性格给李隆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样,李隆基的少年机敏,处事沉稳也让刘幽求刮目相看,二人就这样建立了联系。
葛福顺是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人,唐朝名将,出身军旅世家,是游击将军葛德威的儿子,也是唐朝后来的名将郭子仪的表哥,葛福顺为人豪迈,能征善战,也与李隆基交好。崔日用是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人,祖籍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崔日用最初也是科举进士出身,担任芮城县尉,武周大足元年(701年),武则天返回长安,路上经过陕州,崔日用帮助刺史宗楚客尽心招待侍奉武则天,使得武则天颇为高兴,这一行让刺史宗楚客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因为受领导的赏识,经过宗楚客的推荐,崔日用被推荐为新丰县尉,拜监察御史,唐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李显复位后,崔日用通过攀附宗楚客、武三思、武延秀等一派势力的关系,官职快速升至兵部侍郎兼修文馆学士。
李显通过神龙政变复位,重新做了皇帝以后,对曾经和他共患难的妻子韦皇后十分纵容,导致朝政大权逐渐被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掌握,武三思在韦皇后和昭容上官婉儿的帮助下,位列宰相,他们在在朝堂中形成了一个以韦皇后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他们大肆打压张柬之、敬晖等神龙政变的功臣势力,激化了与其他李唐皇族之间的矛盾,双方之间的斗争一触即发。首当其冲的就是太子李重俊,李重俊并不是韦皇后的亲生儿子,安乐公主和她的丈夫武崇训,经常在朝堂之上打压和侮辱李重俊,并想夺了他的太子之位,李重俊在忍无可忍,决心发动兵变,一举杀掉了武三思父子,但当时的皇帝仍是唐中宗李显,羽林军倒戈,最终太子李重俊兵败被杀。李重俊虽然通过兵变杀死了武三思,但韦皇后一派的势力却更加强大,当时天下并不安定,全国很多地区自然灾害频发,而韦皇后等人不顾百姓的死活,整日忙着打压反对势力,培植亲信,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致使朝政混乱不堪。此时的朝堂,韦皇后及其集团虽然大权在握,但她们同样树敌太多,导致很多人都对她么怀有恨意,韦皇后和李氏一族的矛盾愈发激烈。
唐隆元年(710年)6月,唐中宗李显突然死亡,朝廷内外盛传是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下毒毒死了李显,朝野上下人心惶惶。韦皇后想要临朝摄政,于是她扶持李重茂登基做了皇帝,改元唐隆,并将领南北衙禁卫军交给了韦家子弟统领,想要独揽大权的心思在当时已经昭然若揭。
当时已担任宰相的宗楚客,伙同太常卿武延秀、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以及韦氏诸人,一起劝说韦皇后应该沿用武则天时期的惯例,登基做皇帝,当时负责守卫宫城的南北禁卫军以及在朝中地位重要的尚书省诸司,也都已经被韦氏子弟控制,他们网罗了大量党羽,在朝廷内外互相勾结,宰相宗楚客又秘密上书皇太后韦氏,引用显示预兆的书籍来说明韦氏理当取代李氏,君临天下,宗楚客还打算谋害傀儡皇帝李重茂,只是十分担心相王李旦与太平公主会从中阻挠,于是与韦温和安乐公主等人密谋,打算想办法除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