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隋末唐初的那个年代,尤其是唐初时期可以说是呈现出了人才井喷的趋势,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李世民自己选定的,或多或少会有他自己的一些私心,而除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以外,上面提到的苏定方也是一员悍将。苏定方,名烈,字定方,冀州武邑县(今河北省武邑县)人,他更多的是以自己的字被人们所熟知。
隋炀帝大业末年,苏定方的父亲苏邕(yōng)率领几千名乡里临时组建起来的民兵,为附近的各个州郡讨伐贼寇平叛,苏定方自幼作战骁勇、力大无比、胆气超群,十五岁时,他就跟随自己的父亲到处征战,多次率军冲锋陷阵。父亲苏邕死后,信都郡(冀州)郡守让苏定方接替自己的父亲统领军队,苏定方在郡南大破清河叛军首领张金称,并成功将他斩杀,接着又在郡西打败了邯郸叛军首领杨公卿,还将战败的逃兵一路追击二十多里,俘获敌兵无数,从此,附近叛军们便不敢靠近苏定方所在的州县边境,乡里的平安都要倚靠苏定方来保护。
在隋末期间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中,苏定方一开始投奔到了河北义军领袖窦建德的帐下,窦建德的大将高雅贤颇为喜爱苏定方,将他收为了养子,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败亡后,苏定方又追随义父高雅贤投奔窦建德的旧将刘黑闼,攻城略地,多次立下战功,第二年,高雅贤在洺水之战中阵亡,紧接着,武德六年(623年),刘黑闼兵败被杀,失去了倚靠的苏定方决定回到自己的故乡归隐,不再为唐朝效力。
由于苏定方已经名声在外,唐朝建立后,唐太宗贞观初年,苏定方被重新启用,让他担任匡道府折冲,贞观四年(630年),苏定方随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靖前往碛(qì)口(今内蒙古善丁呼拉尔)对阵突厥,这也是苏定方的成名战。二月初八夜里,李靖派苏定方率领二百名手持弓弩的骑兵为先锋,趁着雾色秘密行进,在离突厥驻地大约还有一里远时,漫天的大雾突然散去,还在行进中的苏定方远远的突然望见了突厥首领的牙帐,兴奋的苏定方纵马突袭,杀死了几十名突厥士兵,冲垮了颉利可汗的牙帐,慌乱中,颉利可汗和隋朝的义成公主仅带着数十骑随从急忙逃跑,其余突厥士兵就地投降,紧接着,李靖大军赶到后,东突厥溃不成军,唐军趁乱发起攻击,斩首敌军数万人,俘获突厥人口、牛羊无数。
颉利可汗率领一万多残兵想要穿过大漠,被提前屯在道口的通汉道行军大总管李勣堵截,不久,东突厥各酋长均率众来降,李勣俘获五万多人回归,唐军大获全胜,彻底击败了东突厥。颉利可汗败走后,投奔位于灵州西北的苏尼失,又被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率众俘获,东突厥宣告灭亡,属地尽归唐朝所有。战后,苏定方因为战功突出,被授为左武候中郎将,后改任左卫中郎将,而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他的职位一直没有能够升迁。
永徽六年(655年)春,高句丽联合百济、靺鞨进攻新罗,攻占北境三十余座城池,新罗急忙向唐朝求援,唐高宗李治命令苏定方和营州都督程名振率军一万讨伐高句丽,苏定方等人渡过辽水,高丽见唐军兵少,于是主动迎战,苏定方等人率军发起奋力进攻,杀敌一千多人,大败高丽军,焚毁了外城和一些村落后班师回朝,战后,苏定方拜授为右屯卫将军,封临清县公。
永徽六年(655年)五月,苏定方随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征讨西突厥,被任命为前军总管,在初战告捷后,大军到达鹰娑川(今新疆开都河上游裕勒都斯河谷),西突厥两万骑兵前来抵御,两军随即展开恶战,总管苏海政与敌军激战数场,未能决出胜负,西突厥的分支鼠尼施等又率领两万多骑兵前来增援,对唐军来说,形势相当危急,苏定方所带领的军队正准备下马休整,离程知节的军队约十里远,隔着一座小山岭,突然看到远处尘土扬起,苏定方当即率领五百名精壮骑兵,翻越山岭飞驰而过,直捣敌人军营,西突厥大败,唐军连续乘胜追击溃军二十多里,斩杀敌军一千五百多人。获胜后,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妒苏定方的功劳,在主帅程知节处进谗言,又假称另有诏命,说程知节恃勇轻敌,让自己替程知节指挥部队,程知节听信了他的话,王文度随即集结大军,下令不许深入西突厥腹地,这样一来,大好的战机就被贻误了。
眼看着唐军每日披甲结阵,战马大多被累死,士兵们也疲态尽显,没有战斗的意志,苏定方心急如焚,他对程知节说:“将军,天子下诏征讨敌人,如今我们却只是防守,现在马饿兵疲,遇上敌人就会失败,怯懦成这个样子,如何能立功呢?再说您是大将,然而领兵在外打仗的事都不能自己做主,要看副将的眼色才能决断,按理决不会这样!何不把王文度关押起来,然后迅速传表章上奏朝廷等待天子的命令,这样不好吗?”但程知节没有听从苏定方的意见。唐军到达恒笃城后,有当地的胡人前来投降归附,王文度又说:“这些胡人现在投降,等我军撤回后,他们还会反叛,不如将他们全部杀死,夺取他们的钱财物资。”苏定方说:“如果这样处置,那便是自己当贼,又怎么能说是讨伐叛逆呢?”王文度不听,执意杀掉了投降的人,等到瓜分财物时,唯独苏定方一点都没拿。显庆元年(656年)十二月,长途出击的唐军无功而返,王文度作了矫诏应当判处死刑,后被除名为平民,主将程知节因为逗遛不前且追击不力,在减免死刑后,也被罢去了官职。
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李治任命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燕然都护任雅相,再次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苏定方从金山(今蒙古国西部阿尔泰山)北面出兵,大破西突厥处木昆部,西突厥首领俟斤懒独禄率领兵众一万投降,苏定方将他们加以安抚,又从中调拨了一千骑兵,共同进军到了曳咥河(今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阿史那贺鲁闻讯,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应战,苏定方率汉军及回纥兵一万余人同西突厥展开战斗,战斗一开始,贺鲁轻视苏定方带的兵少,便命左、右翼对唐军予以包围,苏定方命令步兵占据制高点,集中长矛一致朝外,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在北边的平地上摆好阵势,突厥军向唐军步兵阵地先后发起了三次冲锋,都没有攻下来,苏定方乘乱进攻,在三十里的战线上展开激战,斩杀突厥人马数万,突厥军被打溃。次日,苏定方再度整军进兵,胡禄屋等举众来降,贺鲁独自与处木昆屈律啜率领数百骑向西逃走,剩下的五咄陆部听说了沙钵罗可汗兵败的消息,也分别逃往南道,向步真投降。苏定方命令副将萧嗣业、药罗葛·婆闰率领各自部下兵马赶赴邪罗斯川(今伊犁河西)追击败兵,自己则与任雅相率领新近投降的部众拦截住了突厥军的后路。刚好当时天降大雪,积雪足有二尺深,部将请求稍事休息喉再行进军,苏定方说:“现在敌人以为天降大雪,我军不能前进,必定会休整兵马,刚好我们进军乘其不备则可以追赶的上,如果因为修正放缓了行军速度,那就追不上他们了!”于是,领兵踏着积雪进发,日夜兼程,沿途所经过的地区收取敌军逃散的人口牲畜,在距离贺鲁的驻地将尽一百里时,苏定方下令摆好阵势前进,逼近金牙山(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以西)时,趁敌军狩猎时没有防备,纵兵发起攻击,击败了贺鲁部,斩杀敌军数万人。
贺鲁率领被打散的残余部分兵马继续逃亡,苏定方一直追到了碎叶水(今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境内楚河),再度发起冲击,沙钵罗可汗仅带着他的儿子咥运、女婿阎啜等十余骑,连夜逃往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西北的苏咄城,结果被城主伊沮达官诱捕,最终被萧嗣业带回。唐军此次征伐西突厥,俘获突厥牛羊物资几十万,战后,苏定方命令西突厥诸部各自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继续生活。他开通道路、设置邮驿、掩埋尸骨,慰问百姓疾苦,划定部落地界,恢复畜牧业生产,凡是被沙钵罗可汗掳掠的财物、牲畜等,全部归还给了当地百姓,十姓部落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安西都护府迁回了高昌故地。
西突厥灭亡后,原来臣服于西突厥的中亚诸国纷纷归降唐朝,整个西域到了唐朝的掌控之中,唐朝依照两厢分治的策略,分别设置了濛池都护府(今中亚楚河以西至咸海一带)和昆陵都护府(今中亚楚河以东至新疆北部地区),并在西突厥役属的各国都设置了州府。显庆三年(658年)十一月,苏定方凯旋回朝,在昭陵(唐太宗陵寝)举行了献俘仪式,唐高宗李治又在太庙举行献俘礼仪,兵亲临殿前,大会文武百官及外国君主、使节,随后,唐高宗李治升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另外封他的儿子苏庆节做了武邑县公,苏定方对西突厥实行分化和重点打击相结合的方略,攻守兼施,出其不意,穷追猛打,最终获得大胜,经此一战,唐朝的统治势力也延伸到了中亚地区。
显庆四年(659年),苏定方再次以少胜多,在乌海大败吐蕃副大相达延莽布支,同年冬天,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的思结国国王阙俟斤都曼原先统制众胡,率领所部兵马和疏勒(今新疆西南部喀什一带)、朱俱波(今新疆西南部叶城一带)、喝般陀(又称葱岭国,今新疆西南部塔什库尔干一带)三个国家再度反叛,攻破了于阗(tián)(今新疆和田一带),唐高宗李治诏令苏定方担任安抚大使,再度率兵西征。
经过长途跋涉,苏定方率军抵达叶叶水(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的锡尔河),敌军在马头川筑营据守,苏定方便挑选了一万名精锐步兵、三千名骑兵,展开飞驰突袭,在一天一夜的时间里,强行进军三百里,很快便到达城西十里远,突然出现的唐军让都曼大为惊恐,率军在城门外仓促应战,被打得惨败,逃到了马保城。苏定方又挥师发起进攻,唐军进逼城门之下,到了夜间,后续部队陆续赶到,唐军将城池四面包围起来,砍伐周边的树木用来制造攻城器械,都曼无计可施,于是让手下士兵把自己捆绑了起来,出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