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给这些犯了“文青病”的作品打上【拒绝签约】的标签。
可惜没这功能,也不许这么做。
几个网络编辑就跟流水线的工人一样,麻木重复着【通过】、【通过】……
【不通过】极少用,即便触发敏感词,也只是需要注意,并不一定不许通过。这一点的宽容度比网文要高许多。
一个编辑突然审核到了【茅安屋】的敏感词。
但不在文章中,是作者名处罚违规了。
想到茅安屋和士夫子的关系,这个网文编辑也不敢擅自做主,就把情况报告给李泰。
“主编,是直接退稿?还是封号?”网文编辑给出自己推测的处理结果。
李泰看了眼,【茅安屋-地心人】——《老人与海》。
第一个念头,李泰是打算退稿,并封号处理。
可一想,没必要。
士夫子的体量太大了,大到可以完全不用针对茅安屋,在边上就等着看茅安屋自己慢慢灭亡就行。
这时候封号退稿,茅安屋说不准还会拿此事大做文章。
反而给茅安屋引了一波流量。
网文不是常说,最厉害的鄙视,就是无视。
无视茅安屋的人就行。
随他们折腾,将来还可以吹一波士夫子宽宏大量,允许同行作者参与自家平台投稿,这企业形象一下就上去了。
“别管他,只要内容没有触红线,作品笔名加个茅安屋无所谓。”
“后面再遇到这个问题,也这么处理。”
“好的,主编。”
网文编辑得到指令,就【通过】这篇《老人与海》。
至于内容。
系统又没提示它出问题,干嘛自讨苦吃去检查一遍内容?
很闲?
后面还有成百的稿子等着处理了。
况且它这一篇还两万多字,传统文学又不是他的阅读偏好。
所以,不看就是不看,审核下一篇。
……
士夫子【短篇征文】审核是轮班制。
十二小时一班,白班的休息,晚班的人过来继续审核。
宫康平是白班的网文编辑,与其他同事满脸被折磨后的疲倦不同,他对网文和传统学问都有相当高的兴趣。
只要是好故事,不管什么形式他都能看下去。
不过散文不行,散文在他看来只有辞藻,完全没有一点故事性。
“老宫,回家休息了。”
宫康平:“这么喊我,有点暧昧了啊。”
“暧昧个篮子。快回去休息吧,12小时后你又得回来顶班。”
“别猝死在岗位上。”
宫康平伸个懒腰,把自己的员工账号退出来。
“我电脑旁边有个txt,你要是审核到不错的短篇小说,帮我记录一下。明天我给你带咖啡。”
“行。但不要咖啡,换成豆浆,不然下班后睡不着。”
两个编辑交接一番工作,宫康平收拾东西回家。
坐车的路上,他登录士夫子后台,随便点开投稿的短篇就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