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后,卫鞅的大军便到了吴城城下。
吴城仅是一小邑。人口只有五六千人。忽然涌入三四万魏军,自然有些拥挤不堪。而吴城防备更弱,护城河亦是非常之浅,城墙低而矮,相比较少梁而言,更是易攻难守。
卫鞅虽然不是兵家出身,但他所编练的新军却年轻勇猛异常。加之强弓劲驽,吴城亦在第二日攻陷。魏错逃回大梁,魏错所领5万大军,皆在河西之地被斩首。
魏错回到大梁后,直入王宫。
刚刚在临淄开了“国际会议”归来的魏罃,本想魏国可以安全无虞一段时间,却在此时听到了最坏的消息——公子魏昂被骗俘,少梁、吴城两城皆被卫鞅攻陷,河西之地尽落秦国之手。
魏罃大怒了,“卫鞅匹夫,自即日起,你卫鞅便是我大魏全国之敌人!”
魏错问到,“末将丢了河西之地,还望我王降罪!”
惠施说到,“我王,我魏国不能再杀人了,魏错将军虽然有过,但并无罪啊。现在是防止秦国渡河东进,更要想办法救回公子昂!”
“眼下之魏国,千疮百孔,列国来欺。还能有别的办法吗,只能是与嬴渠梁和谈,将河西之地交付秦国了。而即便是这样,也未必能阻止秦国东进。”魏罃已然对于现在魏国这个烂摊子感觉到了绝望,他没有能力再作任何的抗争了。只能是继续到处讲和、赔礼。
惠施说到,“眼下之计,只能是向尊齐一样尊秦。割地,交换魏昂。相信此时之秦国,仍然要继续变法图强,相信秦国还没有东进的实力。真若入得中原,恐怕三晋还将是一家。这是秦国必须要考虑的。”
“惠相,你与卫鞅去和谈吧。你可灵活掌握交换协议。”魏王说到。
惠施显然还没有完全说完,“启禀我王,关于魏国之将来,臣还有一些考虑,不知我王此时愿意听否?”
“但讲无妨。此时还能有人为我思考魏国之将来与出路,已然难得!”
“那好,如果我讲错了,请我王见谅。在臣看来,当下之魏国,错在好大喜功,错在有了一个列国愤怒的‘王’的称号,错在四处用兵,北伐赵,东伐宋、卫,西伐韩……当下之魏国,连连战败,只能以无为而无不为。”惠施这时露出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哲学思路。
“无为而无不为?何解?”魏罃似乎对于这句话非常的感兴趣。
“臣自幼习道家学问。老聃大师曾言,治大国若烹小鲜,以无为而达到无不为,即无为而治。当下之魏国,当休养生息,实行无为而治。即坐视他国之争斗,冷眼旁观,只收渔利!”惠施直到现在,才感觉他的一生所学将有有用武之地了。
魏罃现在是心累至极,自然就是玩“无为而治”,说到,“愿闻详情”。
“当下之齐国,似乎是中原第一强国。但是,列国朝齐,楚国与秦国以及南方的越国,似乎都有意见。我王可以建议齐君称王,然后让齐坐上这火山口。楚国必伐齐,而秦亦会对齐国有所攻伐。无论齐国胜与败,于我魏国都是利好。至少我魏国可以得到喘息机会。眼下之计,不妨在与秦议和之后劝齐称王,若田因齐不称王,那就来个多国相王。称王之后,仍然尊齐为霸主或盟主,同时离间齐楚关系、齐秦关系,那时,我魏国只负责观看就行了!”
魏罃这时听到了最亲切的建议、最可行的战略,他凝重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在这微笑之中,齐国往前的道路充满着陷阱,以及种种不可揣测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