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矿山纠纷(2 / 2)职业攒局人首页

薛志平想到了一个人,教育局副局长姚国忠的堂弟姚敬宗,他所在的上河村应该就在附近。他曾提到过他们几个经常在月河坝一带打猎,他应该同月河坝的人熟悉,由他前去与月河坝的人沟通,更能了解到月河坝村民的真正需求。

薛志平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陈副董后,得到了他的同意,这也没办法的办法。把陈副董等人送到预选厂后,薛志平和张云军驱车赶往上河村。

到达上河村正好是午饭时间,找到姚敬宗的家,一家人正在吃饭。见到薛志平登门,姚敬宗感到意外的惊喜,二话不说,倒上三大杯酒,这是待客习俗,要是不喝,连坐下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没有好的酒量,你也成为不了职业攒局人。

“咕噜...咕噜...”三大杯酒下肚,薛志平立时就有些晕乎乎的,好在张云军要开车没让他喝三杯。姚敬宗的妻子又去添了几个菜,儿子则去通知李阿三、张田等人,张云军将带的压缩饼干给了姚敬宗的儿子,小孩子最爱这种东西。

几个人一通感谢的话加真心敬上的酒,让人无法拒绝,又是几杯下肚,趁尚还清醒,薛志平赶紧说明来意。乡下都是朴实醇厚的人,受人之恩必当相报,几个人当即就表示,愿意前去月河坝,向月河坝的好友问明情况。

出了上河村,绕道去了石潭村,去那里的供销门市买了一些吃的东西,上门拜访总不能两手空空。到了月河坝村,薛志平和张云军没有跟进去,有外人在人家肯定不会说实话,姚敬宗带着李阿三和张田去了他们的朋友家。

到晚饭时,姚敬宗的朋友约康和乐科硬将薛志平和张云军从车上拽下,热情地把俩人迎到家中,也是进门三杯酒,差一点让薛志平直接倒出来。他们得知薛志平就是帮姚敬宗他们的贵人,能帮朋友的人,就是他们的朋友。

中午才喝的酒,晚上又接着喝,职业攒局人也要有敢拼的精神,拼的就是身体和毅力。成了朋友之后,话就变得直接明朗,影响了生活及生产环境,还真不是句假话,靠山吃山的人,失去大片森林后,就等于失去了依靠。

资源开发公司虽已给了足额的补偿款,但弥补不了山林在村民心中的缺失,没有了大山和森林,生活空间就变得狭小。即使获得了补偿的钱,却丢失了往日的平静和快乐,无所事事地闲着,同等死没有区别,谁愿意过这样的日子。

这并非是补偿款多少的问题,而是失去山林后村民的安置问题。薛志平向陈副董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后,得到陈副董的支持和同意。与政府派来的协调工作组通气后,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可和赞同,都认为此方案有可行性。

安置方案分三个部分,招聘一部分村民组成保安队,负责矿区安全巡逻,道路安全巡视,预选厂区域治安巡逻。一部分村民组成修路队,负责道路损坏的修复,保证道路通畅,愿意到预选厂上班的村民,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薛志平拿着草拟的解决方案,到月河坝村与村长及村民们进行协商,立即得到以约康和乐科为首的大部分青年的认可。月河坝村内部出现了两种意见,产生松动就好办,再经协调工作组的耐心协调后,月河坝村统一了意见。

有事做还有稳定的收入,月河坝的村民知道怎么选,自然没有再堵下去的理由。既然统一了意见,在政府协调工作组的见证下,陈副董向村长和村民们作出保证后,村民们随后就拆除了障碍物,堵了几天的道路恢复通行。

“积极做好协调工作,促进企业与当地村民共同发展”成了政府协调工作组的工作汇报题目,回到县里递交工作汇报后,很快在政府内部刊物发表并受到表彰,分管的副县长韦耀国同时受到表彰,互帮互进是共同发展的硬道理。

送姚敬宗等人回去时,薛志平只是让张云军再去了一趟供销门市,捎带回去一些吃的用的,没有给他们钱。薛志平想到一个帮他们致富的办法,以姚国忠的名义向上河村捐资,再让三姐夫派人到这里,搞联合开发建养殖场和蔬菜基地。

姚国忠可由此增加政绩资本,三姐夫也能扩大生产规模,上河村的村民可以此获得了实际收益。薛志平的这一举动,看似回报姚敬宗等人,实际上更加牢固了与姚国忠的关系,这为他在以后的关系运作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矿山纠纷解决不久后,龙源浩也赶到孟南接了陈副董的工作,薛志平载着陈副董一行返回景江。陈副董原本计划在景江停留几日,路上接了个电话须赶回上海,薛志平打电话给陆怀远,告知行程有变,随后直接奔赴机场。

赶到机场时,陆怀远已经等在那里。

在候机厅咖啡店,钱助理将两个牛皮档案袋分别递给陆怀远和薛志平。

陈副董随后说道:“受集团委托,我仅代表集团,向两位在此次矿山建成中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由衷的感谢!小小心意请二位收下。”

“陈董,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事,我也是受了陆总的差遣,没有陆总的威望,我什么事都做不了。”薛志平不傻,就算是客套话也要把陆怀远捎带上。

陆怀远也跟着说道:“是啊,陈董,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陈副董笑着说道:“既然你们都是应该的,我这也应该的。”

三个人相视一笑,此时无声胜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