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博迈步上前,对陈昭烈行了一礼。
“四殿下,久违了。”
“确实,十年光景,恍如隔世。”
陈昭烈眼帘轻垂,同样回以一礼。
一旁静立的陈轩,眼神中掠过一丝惊讶。
父王竟与这名齐国文士是旧识?
他们之间,似乎藏着一段过往。
出于好奇,他不由自主地将视线转向了赵文博。
赵文博感受到了陈轩的目光,也同样看了过来,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时光匆匆,记得当年我离开大宁之时,殿下尚未成家,而今,公子已这般大了。”
陈轩听后,心中一震,未曾料到赵文博竟出身大宁。
一旁,陈昭烈的声音骤然低沉,“本王若没猜错,此番造访大宁之策,乃是你赵文博所提?”
赵文博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坦然承认。
“殿下慧眼如炬,正是在下向齐皇提议。”
陈昭烈微垂的眼帘,猛然睁开,紧盯赵文博,冷声质问。
“赵文博,你究竟意欲何为?”
“今日于金銮殿面圣之时,我已言明,旨在促进两国文人交流,互鉴长短,共同进步。”
赵文博笑容未减,从容答道。
陈昭烈声音愈发冰冷:“你可知,此举是在玩火?”
赵文博轻轻耸肩,笑意不减。
“哦?在下可还未见火光。”
言毕,他脸上的笑意渐渐隐去,迈步上前,在陈昭烈耳畔低语。
“此番出行,我已将身后之事妥善安排。”
“此刻,我恨不得立刻点燃那把火,让它越烧越旺!”
言罢,赵文博缓缓后退,放声大笑,笑声中满是肆意与张狂,对周遭一切皆不以为意。
陈昭烈闻此,心头一凛,对方此行意图已隐约可辨。
他面色一沉,冷声打断:“赵文博,够了!本王没闲情陪你发疯。”
赵文博的笑声渐渐停歇,嘴角仍挂着未消的笑意,连连作揖致歉。
“抱歉,在下失态了。殿下勿怪。”
“好了,我们还是言归正传,继续说回斗诗吧。”
陈昭烈无意多言,直接问道,“你方才阻拦本王,有何高论?”
赵文博笑道:“在下只是觉得斗诗一事,单一评判未免偏颇,我愿与殿下共担此任,不知意下如何?”
“随意。”
陈昭烈简短回应,不再多言。
赵文博转而看向齐国众学子,问道。
“哪位愿率先献技?”
一名面容清癯的青年自人群中走出,对赵文博恭敬行礼。
“赵大人,学生张贺山,愿与韩兄一较高下。”
赵文博点头表示赞许:“甚好。”
随后,他转向陈昭烈,笑道:“四殿下,这第一场比试,是由您出题,还是由在下先行?”
陈昭烈淡淡回应:“客随主便,你先来吧。”
赵文博点头应允,笑道:“既然如此,那这第一场比试的题目……”
略作思忖后,他望向张贺山与韩栋,缓缓言道。
“时下已入深秋,你二人便以秋意为题,如何?”
张贺山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意,此题于他而言,犹如探囊取物。
略加思索,他整了整衣襟,朗声道:
“秋风瑟瑟叶飘零,”
“寒霜凝露草木惊。”
“远山如画层林染,”
“秋水长流映月明。”
诗毕,全场静默片刻,皆被这秋意浓浓的诗句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