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卷见龙在田第三十七章学制国策(1 / 1)黄河魂之塔林首页

他要成功,他要挽救祖父、父亲在人们心里的嗜杀滥淫的印象,把母后这些年的战争损失给百姓补回来。李清策笑了:“怎么,对做神仙没兴趣,对发家致富很感兴趣?”李秉常扬了扬手里嵬名氏派人送来的这个季度财政报表,苦笑道:“老师,我是感觉咱们西夏太穷了,咱们能不能跟北宋学习一下如何致富,眼下这个是最重要的。”李泌的故事美则美矣,但对于我来说没有可效仿性,那是个神仙,出世入世都由得他自己,可我是皇帝,不忧国忧民我就不称职了。李清策脸色一整,说道:“那好吧,咱们来学习一下北宋的事情。北宋是历史上少有不差钱的朝代,在大家的固有印象里,北宋在军事上很弱,谁都能欺负一下子,弄点岁币花花!比如我们西夏也享受着他们的岁赐。其实北宋刚开始并不是这样,赵匡胤如果没有强大的军力,又是怎么取得那么多次胜利,打下大半个天下的呢?北宋也不都是仁义之师,也有虎狼政策。但他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凡事啊还是好商量的,比起吐蕃和大辽,算是好的了。”。

“宋朝在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有不少的突出表现而备受瞩目。其中宋朝的科技水平,尤其是工艺技术的发展,对中国科技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朝是中国远洋航海经验非常丰富,造船技术也是比较先进的一个朝代,对船舶的改良和探索,不断推动着海洋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利于北宋对外经商贸易。宋代的造船技术,可以向前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宋朝的造船技术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首先,宋朝对船体结构进行了改良。在传统木质船体外面,包裹上了生铁皮,使船体更加坚固、耐用、防水,并且可以减少海水的侵蚀和海生物的损害。其次,宋代船舶的帆布制造技术,较为先进和成熟,采用国绸和马褂绸等,质地匀称且结实的布料,既方便于操作又适应了不同的水流天气,风帆的控制和布设,也更加的科学精巧。另外,宋代改进了舵和锚等船用器具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船只的操控性和安全性。此外,宋代还新发明了指南针、船长表等海上导航工具,为海洋贸易和远洋航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嗯,李秉常点点头,的确了不起,诸如此类的造船技术改革,都极大地促进了海外贸易、航海探索和文化交流,使北宋走向海洋成为可能。李清策接着说道:“北宋农业技术发展也是很重要的,主要表现在土地开发、农业工具、灌溉和肥料等方面。首先,在农业科技方面所取得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农业土地开发上,他们占据了地理优势,气候适宜,宋人在江南地区,实行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的高产农业制度,在宁窖、村官和军户三者合作下,充分调动了农民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发明了犁耙、秧马等许多农具改良设施,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使农业生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其次,宋代在灌溉技术方面,也表现得很出色,水轮灌溉技术、溪渠自流技术、四孔抽浸法等灌溉技术纷纷诞生,并且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最后,这些技术,可以较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问题,大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收益,另外,通过大规模的屯田,新开垦了大量的土地,这使得宋代经济发展的潜力进一步的得到释放。”。

“让北宋致富的还有他们优良的纺织技术,宋朝的纺织业技术高峰期遍及制造、设计、染色、加工等方面,丝绸、棉花、羊毛等纺织品的生产,将宋朝带向繁盛和繁荣。首先,宋代有十分先进的丝绸制造技术,在桑蚕养殖和蚕茧的制造技术水平也很高,这也提高了丝绸的质量和产量,再加上创立具有时代特征的纺织工业,在制造过程中,对繁杂的零星技术指标进行归类,严格的技术规范、流程管控和质量监测,使得生产工作,完成了工艺流程的量产化,成为宋代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其次,在印染领域,宋代的技艺有着悠久的手艺传承,能把精细复杂的印染工艺系统,改进并完善和发展,使得纺织品的品质做到了极致。宋代更注重,在印染中使用草木和虫胶,有抗菌防腐和色牢的作用,在维持性和实用性上也比较高。”。

“再有值得一提的就是火器技术。”“噢?他们居然有热兵器了吗?”李秉常对此非常的惊讶,原来人家大宋真的是君子,攻打西夏并未使用全力,否则的话,有多少城墙攻不破?李清策道:“是的,宋朝火器的发明和使用,对科技文明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宋代中后期,火器已成为一种战争工具,被应用到战场之上,宋人采用了许多前人的经验,再加上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使得火器的大小、威力和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宋代火枪的产生,是火器技术的重要突破之一,对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产生了一些影响。此外宋代火器制造也十分严密,使得宋代的火器,在稳定性和威力上都大幅领先于其他国家。正是由于科技上的巨大进步,让宋代的经济很快的发展起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使得北宋成为少有的富裕朝代。当然不差钱这个观念,也使得北宋在军力不济的时候,用金钱开路,花钱买平安,换取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北宋对军事方面的发展远不及经济方面。”。

“是矣拿钱买和平这样的事情,不是只对西夏才这样干。早在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后晋皇帝石敬瑭曾把北方的幽云十六州割与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北宋与辽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自宋太宗起,北宋曾多次与辽交战,但一直未能收复失地。景德元年(1004),宋战胜辽,宋真宗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规定宋每年赠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自此,北方才有了少许安宁,宋、辽的这次结盟被后世称之为澶渊之盟。庆历二年(1042),又增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并改赠为纳,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双方互不侵犯。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个平等的合约,微不足道的岁币换得长时间的和平,可以将主要的精力实力放在内政建设和西北的战事上。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的发展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