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1章 靠近礁石(1 / 2)下南盗墓笔记首页

“我在一旁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支锅和珊珊姐的对话,黄师傅其间所提及的“鲛人”这一神秘事物,引起了我的兴趣。”

鲛人,在古老的典籍之中留下了诸多奇异的记载,而《山海经》作为我国最为古老的博物志,对其的描述尤为详尽。

在那片被称作“诸沃之野”的肥沃之地以北,栖息着一种名为龙鱼的生物。它的模样恰似鲤鱼,仿若经由大自然精心雕琢而成的奇特物种。

于《山海经·海内南经》里,更是明确记载着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等皆位于郁水南岸。其中雕题国的民众,会在面部黥涅,于身体绘上鳞片般的彩色图案,他们被视作鲛人。

鲛人,其外貌独特非凡,呈现出人头鱼身的形态,并且还长着四只脚,宛如神话里的奇妙造物一般。这般奇异的形象,后来竟神奇地流传至日本,进而成为了人鱼最为原始的形象,在日本的文化传说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同时,《山海经》中的其他一些描述,时而会让人感觉像是在描绘山椒鱼那略带神秘色彩的模样,时而又仿佛是在刻画大鲵(娃娃鱼)那憨态可掬的身姿,亦或是鳗鱼那般灵动的体态,又或是鲶鱼那样悠然的神态。它们皆长得形似人形,全身覆盖着鳞片,给人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仿佛是人与动物相互交融之后所形成的奇妙结合体,散发着无尽的神秘气息,引得后世之人对其充满了遐想与好奇。

“陵居”这一概念,其确切含义是指能够在陆地上生存,这无疑充分表明了此类鱼具备水陆两栖的特殊能力。

当有人提及觉得它或许就是书中其他地方所提及的陵鱼时,这种推测并非毫无依据。从其能够在陆地生活这一特性来看,确实与陵鱼的某些特质相互契合。

而后续大家所谈到的鳌鱼,也极有可能所指代的就是这种鱼类,这其中似乎蕴含着一种神秘的关联与传承。

《山海经·海内北经》中对陵鱼的描绘极为细致,那陵鱼呈现出人脸、手足以及鱼身的形态,清晰地展现出了它在海中的独特模样。

这种半人半鱼的姿态,与通常意义上希腊神话中那种下半身是鱼尾的人鱼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另外,还有一种叫法,也就是刚刚黄师傅所提到的会魅惑人的“黑鳞鲛人”,也就是传说中的“美人鱼”。在中国的传说当中,美人鱼生性善良,无法发出声音。

而鲛人性情凶恶,能够吟唱以魅惑他人。海中鲛人的油膏,不仅燃点极低,而且只需一滴便能够燃烧数月而不熄灭。在古时的贵族墓葬之中,甚至有以其油脂作为万年灯的情况。

据说东海鲛人其性情最为淫荡,口中喜好嗜血,它们全都聚集居住在海中一座由死珊瑚形成的岛屿之下。

那岛屿下方的珊瑚洞,洞穴纵横交错,其深度深不可测,那里便是人鱼的老巢。它们会在附近海域释放出各种声色,以此来吸引过往的海船客商,那些遇害者往往被吃得连骨头都不剩。倘若能够捉到活的黑鳞鲛人,将其宰杀晾干后,灌入它的油膏,便可制成长生烛,其价值高达金铢三千。

只是,唯一让人觉得奇怪的是,黄师傅所提到的鲛人为何要建造宫殿呢?这一点着实令人费解,也是我一直想要弄明白的缘由。

支锅继而说道:“其实,‘鲛人’在现实中已经是不存在的了。《山海经》虽记载说可以把鲛人的油脂做成长明灯,但实际上,以前的长明灯几乎全部都是用‘鲸鱼’呀、海象这些脂肪比较厚的动物的油脂来制作成燃料的。”

支锅突然向我问道:“阿文,你听明白了吗?”

“我知道了。”我皱着眉回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