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章 藩镇之患(1 / 2)一曲清歌醉流年首页

与此同时,身处文华殿的明德,面对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章和文书,他的眉头紧锁,也没有休息的打算。前几日沈清歌在仁泽坊的事迹已经传到了他的耳中,他知道沈清歌是一个决断果敢的人,按理说,如果她发现了赵德言的问题,应该早就来找他商讨对策了。

然而,这一次沈清歌却异常沉默,这让明德感到有些意外。他猜想,沈清歌可能也在权衡和思考更为周全的策略,毕竟赵德言背后站着的是太后,这件事情处理起来并不简单。

明德此刻的心思,却更多地被另一件更为棘手的事情所占据——削藩。自从齐王作乱之后,朝廷内外的震荡一直未能完全平息。他深知,如果想要避免未来再发生类似的动乱,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这个手段就是削藩。

削藩意味着要削弱诸侯王的权力,这不仅会触动诸侯王的利益,更可能引起太后的不满和反对。太后在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她的意志往往能够左右朝政。明德知道,削藩一事必须谨慎行事,既要考虑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又要顾及到太后的感受和朝中的稳定。

在宣宗皇帝的治世期间,星汉王朝的皇室封王共有七位,他们是:雍王、楚王、燕王、宁王、魏王、越王、梁王。这七位王爵不仅血统高贵,除宁王因为动乱后隐于京师,其他人都有各自独立的封地与兵权。除此之外,还有三位因战功显赫而受封的王爵:晋王、鲁王、以及齐王——后者的父亲正是凭借战功荣登王位。

星汉王朝的王位多为世袭,这些王爵在祖父和父皇的时代里,确实立下了辉煌的战功,为王朝的繁荣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后代开始沉溺于特权之中,不少人甚至不断扩充自己的军队,隐隐有割据一方之势。

明德深知,为了星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削藩势在必行。在这些王爵中,楚王、燕王和雍王尤为棘手。楚王掌握着关键的商贸路线和资源,经济实力雄厚,足以通过经济手段影响国家大政。他与地方士绅和商贾的深厚联系,更构筑起了一个难以撼动的利益集团。

雍王作为太后的亲眷,拥有朝中无人能及的后台支持,太后的影响力使得任何针对雍王的削藩行动都需极为谨慎。燕王则凭借其在边疆的军事成就和深得民心的地位,成为了另一个难以应对的挑战。

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局势,明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每一个决策都如同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他深知,削藩不仅是一场政治斗争,更是一次对王朝未来命运的抉择。

明德在文华殿中踱步沉思,他的目光透过窗棂,凝视着夜空中的星辰。他知道,每一个封王都曾为星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但过度的权力集中终究会威胁到王朝的长治久安。他必须找到一个既能维护中央集权,又能兼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

或许,他可以采取渐进式的削藩策略,通过政治联姻、经济补偿等手段来缓和矛盾;或许,他可以加强对封地的监管,逐步收回兵权,同时给予封王们适当的尊重和地位,以换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在这个不眠之夜,明德的心中充满了忧虑与思索...

经过一整夜的辗转反侧,沈清歌依然未能觅得解决之策。她轻揉着太阳穴,那里隐隐作痛,仿佛承载着她所有的困惑与疲惫。慧心见状,默默递上一杯清茶,沈清歌轻抿一口,茶水的微苦在舌尖流转,似乎也带走了些许烦恼。她决定暂放杂念,让心灵得到短暂的宁静。

沈清歌吩咐明睿安排,邀请皇帝与煜辰一同前往皇家狩猎场,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也让煜辰实现了与父母共游的愿望,这份亲子时光对他而言珍贵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