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回 夏婉琳御前鸣冤(1 / 2)霸道王爷撕扯爱意多情女怒报家仇首页

皇宫深处,御书房内,皇上正静静地端坐案前,神情淡漠,冷眼看着进门的女子。他早就听闻夏婉琳的名字,如今她站在眼前,却并不显得惊慌,而是带着一股出乎意料的从容,果真是美人坯子,怨不得萧殷济愿为她放弃兵权。

宁城兵变一事,皇上故作不知。只想静观其变。

夏婉琳上前一步,跪下磕头,语气坚定道:“臣女夏婉琳,今日入宫,是为我夏家一族鸣冤。十数年前,家父夏翊遭人诬陷,背负‘通敌叛国’之罪,全族因此被诛杀。臣女今日冒死呈上证据,以求皇上为夏家平反。”

皇上眉头微蹙,面色微微一沉:“平反?夏翊勾结敌国,证据确凿,早已定罪。夏婉琳,你可知擅入宫中,谰言鸣冤,乃大不敬之罪!”

夏婉琳并不为之动摇,反而神色更为坚定,她从怀中取出密旨,举至头顶:“皇上,这密旨正是当年先皇所赐,明言家父是奉旨行事。臣女请求皇上亲自过目,以还我夏家清白!”

皇上看着她手中的密旨,面露诧异之色。密旨在先皇时期是极其隐秘的信物,一般人根本不可能轻易获取,夏婉琳手中所持密旨若是真的,那事情便没有想象中那般简单。他挥了挥手,示意内侍将密旨呈上来。

拿到密旨后,皇上打开密旨,目光在密旨上的文字上扫过,脸色逐渐变得凝重。他抬起头,眼神复杂地望着夏婉琳,沉默了片刻才道:“此密旨何处得来?”

夏婉琳直视着皇上,目光清澈且无畏:“昨日臣女成婚,本已心甘情愿,忘却旧仇,然婚礼之上,萧家兵变,迫害臣女性命。在生死一线时,臣女于藏书阁中发现了此密旨,方知当年之事另有隐情。今日臣女特来求皇上,望能明察秋毫,还夏家清白!”

皇上沉思片刻,随即冷声道:“夏婉琳,此事非同小可,若有半点虚言,便是欺君之罪。你可知后果?”

夏婉琳坚定地望着他,毫不畏惧地说道:“臣女自知欺君之罪死罪难逃,但此事关系先皇之旨,望皇上明察,切勿因私心而掩盖真相。”

一瞬间,御书房内气氛紧张,众臣不敢出声。皇上盯着夏婉琳,似乎要看穿她的灵魂。最终,他挥手命人将密旨呈给身旁的太监。那位老态龙钟的太监小心翼翼地接过密旨,一字一句地读了出来。

“奉先皇之命,特遣夏翊潜入敌营,获取敌方情报……”随着密旨内容的逐字揭露,周围的大臣皆瞠目结舌。谁能想到,当年背负通敌之罪的夏家竟然是奉旨行事,忠义之士竟被斩杀,这种冤屈足以令天地悲恸。

皇上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了冷静。他看向夏婉琳,深深叹息一声:“夏家忠心耿耿,却落得满门覆灭,朕也深感痛惜。只不过此事既已成定局,若要重审,势必牵连甚广。夏婉琳,你可知此举后果?”

夏婉琳沉声道:“臣女明知重审之难,但若皇上不为臣女做主,臣女即便肝脑涂地,也绝不放弃!若今日不还夏家清白,那这满门忠骨何以安息!皇上,夏家忠魂不泯,我不能让这等冤屈继续沉寂!若皇上不为我父亲平反,臣女即便肝脑涂地,绝不放弃!”

她的话铿锵有力,震撼着在场每一个人。皇上面色微沉,似在权衡利弊。片刻后,他说道:“好,既然如此,朕便派人重新调查此案。然而,重审之事不可轻率,需谨慎为之。”

听到皇上的答复,夏婉琳心头稍稍放松,叩首道:“谢皇上明察秋毫,臣女感激不尽!”

皇上挥了挥手,示意她退下,夏婉琳在内侍的引导下离开了御书房。御书房内的空气依旧沉重,皇上看着夏婉琳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他知道,此事若深究,必将揭开一个巨大的阴谋,但若不为夏家平反,自己的威信将会受到质疑。

她的言辞铿锵有力,整个御书房内一时陷入寂静,甚至连身旁的太监也不禁为她的气势动容。皇上沉默良久,终于点了点头:“好,既然你执意如此,朕允你重审此案,派人查证。不过,需严加谨慎,任何妄图生事之人,朕也绝不容忍。”

夏婉琳顿时跪地叩首,双手颤抖着,声音中夹杂着激动与感激:“多谢皇上明察秋毫!臣女感激不尽!”

皇上轻轻挥了挥手,神情依旧冷峻,示意她退下。夏婉琳再次行礼后,随内侍退出了御书房。

夏婉琳听从哥哥的提议,在皇上面前只字不提萧殷济一事,因为目前宁城边境战事尚未明了。如果皇上站在萧殷勤一边,发出全国缉捕令,对萧殷济极为不利。今日皇上既然认可了密旨的存在,夏府平反指日可待。夏家平反后,凭借当年夏家的影响力,拉取宁城周边地方的支持,只要江南边陲各处,都支持萧殷济,皇上自然就会倒向萧殷济,因为,萧殷勤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回到宫外,夜幕再次降临,街巷已渐渐安静,灯笼映照着路面上斑驳的影子。夏婉琳知道,虽得皇上许诺重审,但京中权势盘根错节,要想揭开真相并不容易。

她低声自语道:“父亲,女儿已经向皇上申冤,接下来,我会不惜一切,揭露真相,还您一个清白。”

话音刚落,她的眼角忽然瞥见暗处有一抹目光紧紧盯着自己。她警觉地朝暗处走去,那目光瞬间消失。夏婉琳神色凝重,她知道,自己的每一步都将如履薄冰。然而,为了夏家满门忠魂安息,她义无反顾。

她迈步离开宫门,背影坚毅,黑暗中却似带着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