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天晓,月落日出。
辉发河水浩浩荡荡,由西向东,在此拐了个弯,继续奔流而去。
五点多钟,村里已经开始热闹起来。
三毛子赶着鸭鹅从村西头到村东头,一路浩浩荡荡,跟将军出征一样,把所有人都吵醒。
路过陈江河家,过来敲窗户,说一声今天最后一次收购,让他看着结算去。
这边起来烧水,火点起来,才想到家里粮食底儿都刮空了,想吃也没东西。
只能上西头大爷家,瞧瞧有没有什么嚼裹。
走两步一想,女人都没在家,爷们又昨天喝了一顿,哪儿来的早饭,又直接奔着东头去了。
这次回家,他还真没带钱。
到了也只能先算账,因为连续兴奋了两天,他现在脑子有点木。
路上碰见亮子哥,一大早就在看蚂蚁,一抬头还是那句话,“江河,你嘛时候是石城第一啊!”
陈江河高高兴兴的扔过去一颗大虾酥,“今天,就在今天!”
老刘家门前热闹非常,最后一车货,各家采山的,基本把所有能卖的东西都搬过来了。
各种各样的蘑菇,木耳、桦树茸、晒干的蕨菜,啥东西都有。
大姑娘小媳妇的,围着人家收购员商量,便宜点也行,只要拿走就可以。
陈江河一到,人群散开,现在大家都知道他也是收山货的老板。可昨天刚刚庆祝过,三和是下沟村的文曲星了。
人们多了一丝尊重,眼里面都是羡慕。
“大伙别麻烦人家收购员了,供销社让他收啥他才能收,你们就是把嘴皮子磨破了,他也不能多买。
实在想卖的,要么自己去赶集,要不登个记,我帮你们拿到县城去慢慢卖。”
进了院子,该装框称重的,已经都忙活差不多了。
二姐大马金刀的坐在一条长凳上,正在给大家记账,顺便报一下各家的总数。
见陈江河来了,点头打个招呼,继续盘货装车。
到这个日期,蘑菇质量已经开始下降,蘑菇看着大,风味已经少了很多。
都忙完,汽车开走,人们留下等着二姐结钱。
陈江河要过来账本一看,压了一周的钱,将近一万五千斤的鲜蘑,总数四千七百多块。
账应该大差不差,不过真没想到,村里人赚钱的热情一旦释放,居然能这么狂野。
本来,他以为也就一天几百斤。
谁知道这帮人敢跋山涉水,过河进沟,把这十里地方圆给跑了个遍。
找了个高凳子站上去,喊了一嗓子。
“大伙看我,今天结算不结钱。人家供销社最后一车没入库,咱们这边就还差一车钱。
后天,我跟陈江海回来,给大伙算钱。今天该干嘛干嘛去吧,本季山货收购到此为止,大家养足精神,秋天再战。”
一听没钱,大伙喔了一声,纷纷退去。
也有说难听话儿的,“二小子可发财了,这么多货,他得收多少好处费...”
“老陈家不地道啊,把文气给占了,财气也要收走,真不是个玩意...”
“秋天咱们自己卖,收购员我都要电话了....”
那人还没走多远,一颗泡了水的松茸腿嗖的飞过来,直接砸在他脑袋上。
回头,刘来娣怒目而视,手里头还攥着一块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