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再令美军强有力的空军部队则全力以赴切断志愿军的补给线。
等到志愿军耗尽粮弹的时刻,再用机动部队突然出击,凭借其强大的火力和机动能力,将志愿军主力全歼在堪萨斯线(美军以三八线为基准的一条战术划线)上。
按照他的设想,这次对志愿军的歼灭战,将是一次美军在自己设计的时间和地域,按照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进行的一场战役。
在一向依赖装备的美军中,这堪称罕见的经典谋划。
这个战术,李奇威在第三次和第四次战役中曾进行过尝试,并且颇有成效。
我们接着说志愿军的第四个战术特点,那就是,无穷无尽的手榴弹。
美军刚开始接触志愿军时,就发现志愿军的这个其他军队都没有的特点。
志愿军进攻时,美军阵地往往会遭到好几轮“手榴弹雨”的打击,志愿军扔得又多又准,几十颗手榴弹一起飞来时,根本无法躲避,美军对此苦不堪言。
我军重视扔手榴弹,可谓是个老传统,从红军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炮兵火力不足,攻坚作战想加强火力支援,就只能通过步兵在敌人阵地前大量投掷手榴弹来弥补缺陷。
手榴弹这种武器生产简单,成本又低,自然成了艰苦时期人民军队的主要武器之一。在抗日战争中,许多基层分队、游击队没有枪,那没关系,发几枚手榴弹就可以武装一个战士。
很多日伪军进村“扫荡”,迎接他们的往往不是步枪子弹,而是成千上百的手榴弹。一场战斗下来,手榴弹可以把敌人从村头炸到村尾。
到了朝鲜战争,美军也体验到了什么叫“手榴弹雨”。
1951年美军第2步兵师对志愿军的作战研究中,这样写道:
“敌人喜欢以手榴弹投手为先头部队,我们发现,这些投手几乎只装备手榴弹。他们的手榴弹会放在腰间的一个布袋里面装着。
他们大量使用手榴弹,在手榴弹攻击时,有一大堆冲锋枪兵夹在手榴弹兵中前进。他们在后方还喜欢布置3-4挺机枪,我军想要反击时,会被机枪压制。”
“大量手榴弹”是多少呢?
在第二次战役当中,美骑一师步兵回忆:“和中国军队一夜的战斗当中,仅仅扔进我的战壕里的手榴弹多达63枚。许多人被手榴弹的破片炸伤,防线被中国人的冲锋枪和手榴弹突破,我们被打得猝不及防。”
63枚只是对美军一个阵地的投弹量,如果全部美军阵地遭受的手榴弹加起来,估计也有上千枚手榴弹了。
想象一下,志愿军在夜袭前,部队会匍匐抵近到敌人阵地前。当冲锋号响起来的时候,所有战士一齐动手,成千上百的手榴弹被齐刷刷地投向美军阵地,这给许多美军留下很大的心理阴影。
在我军的军事训练体系中,手榴弹投掷训练一直是极受重视的课目,加上长期的战争磨炼,部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神投手。
这些神投手知道在各种地形下如何使用手榴弹、如何把握最佳投掷距离、如何利用手榴弹完成压制和掩护等,进攻、防御样样精通。
比如在第五次战役中期间,志愿军193师577团向美军驻守的233.2高地发动夜袭。当夜,大雨倾盆,美军为防止夜袭,在233.2高地升起一个又一个的照明弹。
577团决定采用侧袭,让一个3人的战斗小组爬上233.2高地侧后的一个高地,3人用背包带将大量手榴弹运到悬崖上,运了100多枚。
3名战士中,傅永甫是一位神投手,他扔的手榴弹距离远,精度高。在三人协调下,2名战士负责拧开盖子和传递手榴弹,傅永甫专心负责投掷。当夜,美军阵地突然下起了一阵“手榴弹雨”。
傅永甫扔手榴弹扔得又快又准,从晚上11点开始,他在短半小时内投出104枚手榴弹,突然间,美军阵地各处响起了爆炸声。
手榴弹的投掷没有声音,美军找不到志愿军的攻击方向,只能胡乱开枪,大量的美军被手榴弹的破片杀伤。随着冲锋号的响起,潜伏多时的5连也趁机发动进攻,美军大败而归,我军以极小的代价拿下了233.2高地。
在一个小时的战斗中,傅永甫用手榴弹炸死炸伤美军多达70多人,有力地帮助连队夺取了高地,荣立一等功。
志愿军运用手榴弹,不光扔得“多”,还扔得“巧”。上甘岭战役期间,有一位志愿军副班长蔡兴海靠扔“空爆弹”,扔出了一个三等功。
上甘岭战役期间,597.9高地上的副班长蔡兴海带领9名战士固守阵地,由于缺少炮兵火力支援,蔡兴海和9名战士准备了大量手榴弹。
蔡兴海是一个神投手,但和其他战士不同的是,他扔手榴弹有个绝招叫“空爆”。蔡兴海经验丰富,扔手榴弹前,一眼就能测出距离,然后估算出拉环后的延迟时间,他扔出的手榴弹可以准确地在敌人头顶爆炸。
为了让其他战士掌握投掷时机,他还设计了一套手榴弹的投掷动作标准:“拉燃手榴弹后,拿着手榴弹在头上转一圈,然后再扔出去。”因为转上一圈的时间,基本上是两秒,这样就不会出现了战士紧张算不好时间的情况。
1952年11月2日,敌人对蔡兴海坚守的597.9高地发动了多达7次进攻,蔡兴海和9名战士在一天内投掷了上百枚手榴弹。
这些手榴弹大多在敌人头顶爆炸,产生的破片像天女散花一般,炸得敌人屁滚尿流。
阵地就在美军眼前,美军却难以抵近一步,敌人步兵一天内就死伤400余人,597.9高地的志愿军则无一伤亡。
此战,蔡兴海表现突出,荣立特等功,同时获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可以说,手榴弹是志愿军特有的“大杀器”,每次攻坚战斗,都有手榴弹的功劳。
仅1950年10月至1951年,后方兵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向前线运送了近120万枚手榴弹。
1952年之后,手榴弹生产达到了巅峰,共向前线运送了160万枚各型手榴弹,有力地保障了志愿军的作战。
第五个战术,那就是“三三制”步兵战术。
在战争年代,志愿军战士都是从多次战斗存活下来的老兵。在战场他们总结了一套精妙的步兵战术,那就是“三三制”步兵战术。顾名思义,三三制战术,就是将一个整体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若干人。
在集体作战中,一组上前火力压制,一组负责冲锋,另外一组负责扫清后面的敌人,三组相互配合一同进退。
在作战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之间相互调整好距离,这样既可以有效的减少伤亡,还能组与组之间相互策应。
在枪林弹雨中,志愿军战士往往用这个方法保持一定的冲击力和韧性。一个步兵班在经过调整后分成三到四个小组,一个小组前进另外一个小组掩护,用这种方法不断地向阵地逼近。
志愿军采用的这种灵活的战术让美军感到十分的头疼。因为在他们看来,冲锋时漫山遍野的志愿军,其实队形稀疏又难以被密集的火力笼罩,而当他们发现防线上有薄弱处后,几个小组又会不断地向薄弱处靠近,然后冲击阵地。
第六个战术,是坑道战术。
要是碰上阵地战的时候,步兵战术就不大奏效了。
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敌人的炮弹,而且美军还对火力网的搭建非常有心得,所以在战场大的情况下,要想利用三三制战术向前冲无异于将战士们往火坑里推。
就像上甘岭战役中,美军每秒都要发射六枚炮弹,整个阵地上到处都是硝烟弥漫,山头直接就被削减了三米,泥土也被高温打成白灰,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又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我军曾在阵地上搭建工事来缓步推进,但遇到美军的强大火力网也是捉瞎。
为此志愿军战士们开辟了新的战术,那就是坑道战术。敌人一开火,战士们就躲在坑道里,并留下观察位置。
有了坑道战术,志愿军可以避免敌人的炮火伤害,用以缓步推进。在上甘岭战役中,战士们躲在坑道中开枪,敌人们一旦夺取了阵地我军再次反扑,有时候一天内阵地就要相互争夺三十余次。
除此之外,一些偶然的小因素,也让志愿军占了不少便宜。
志愿军前期大量装备日制38式步枪,这种步枪是日军侵华时的制式步枪,其特点是口径小、射程远、弹道稳。同时,为了适应中国东北冬天的寒冷气候和华北地区的沙尘,还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系列独特的特性。
而志愿军经常打伏击战,与这种步枪的特性完美契合。
在山地丛林伏击,步枪的射速就不那么重要了,需要的是首发命中和高精度,在朝鲜寒冷的冬天和志愿军落后的保养措施,需要枪支的可靠性。
而38式步枪完美契合了这些特点。
我们再来看几个典型的志愿军攻防战例。
进攻时善用地形的范例:
1951年11月26日,第40军120师359团在零下25度左右的严寒中,踏过200米宽的冰水,用枪刺、枪托猛冲猛打。
美军根本没想过这么冷的天还有人敢过江,乱成一团,1个半小时就打垮了1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以及1个坦克营,美 23 团 1 营营长沃尔夫少校和大部分军官阵亡,只有北面219高地上绰号“铁石连”的B连还完好无损。
359团3营8连一转身扑向219高地,高地上的火力相当猛烈,8连长仔细观察地形后发现美军前面有很多大型岩石,于是将部队隐蔽在岩石后,分为两组,一组突然连续开火压制美军。
趁其躲避之际,一组迅速冲出,逼近到接近手榴弹投掷距离就齐刷刷的投出手榴弹,马上转身退回岩石隐蔽,炸得美军一片惨叫,想还击又没了目标,这样来来回回炸到天亮,一百三十人的B连只剩40人幸存。
进攻时步炮协同的范例:
1951年10月,190师572团9连奉命攻打英军29旅克劳斯特团2连,在马良山高栈下里新村设置的一个警戒阵地,支援9连的有一个122毫米榴弹炮连,一个山炮连和7门迫击炮。
9连由1个排担任右翼主攻,1个排跟进,一个排从左翼迁回断退路阻增援,榴弹炮连在几公里外负责压制和拦阻增援。
而山炮连则利用夜晚,用了三天把三门山炮隐蔽推到前沿300米处,在英军毫无察觉的直接瞄准英军工事。
攻击前夜步兵轻装进入阵地严密伪装待命。
17日15时,山炮在敌人眼皮底下逐一击毁工事,十分钟后榴弹炮连开火,不待敌人火力复活,步兵直接跟在炮弹炸点后面迅速突入阵地,攻击点选在守军阵地的右翼,其工事比较薄弱,突破后可直取主峰分割围歼。
同时,该连采取了翼侧迁回、两面夹击的战法,迅速将守军包围割裂,使其腹背受击,首尾难顾,仅15分钟就歼灭了还龟缩在掩蔽部的英军,赶来增援的英军被榴弹炮连炮火封锁无法前进,9连趁机修补英军工事。
16时35分,英军增援部队冲过拦阻线,但被固守阵地的9连击溃,9连立即撤出,山炮连立即将炮隐藏,当英军对阵地实施炮火打击时阵地己空无一人,由于组织严密,撒离战场快,避免了英军报复性炮击杀伤。
进攻时敌前潜伏的范例:
1953年6月9日夜,179、181师的20个连趁夜越过北汉江以东的鱼隐山883.7高地前沿,在天亮之前全部进入敌人阵地前方只有200米的树林里潜伏。
18个小时,在敌人哨兵的眼皮底下,志愿军战士一动不动,增大了攻击的突然性,缩短了接敌距离。
期间敌人炮兵射来的炮弹伤亡了30多人,硬是连一声呻吟声也没有。
直至20时20分,两百多门火炮覆盖了883.7高地,先打工事,再打铁丝网和雷场。当炮火延伸后,守军钻出防炮洞准备抗击冲锋,炮兵又转了回来覆盖刚出来的敌人,敌人只能进防炮洞躲避。
然后炮兵又延伸,敌人又出来,炮兵又转了回来,这样敌人出来了四次,伤亡了四次,当炮火再一次延伸时,敌人就不出来了。
这时15个步兵连,同时一跃而起发起冲击,仅用一分钟就冲上敌人阵地,许多敌人都被堵在洞中消灭了,战斗只用了短短的五十分钟。
进攻时选择突破口的范例:
1950年12月,美军在号称固若金汤的临津江南岸沿阵地以待,陡壁悬崖上的阵地前到处都是铁丝网和地雷。
这段江面水深没腰,登岸后又是陡崖和大大小小的地堡,116师如何突破这条宽达百余米江面呢?侦察部队先用了十天的时间,对地形地势做了详细侦察,查清了江水的封冻厚度、水深,以及地雷场和地堡群的位置。
在选择突破囗的时候,有两个地点可选择,一个是沙尾川,这是一个突向敌人的江湾地带,水流缓冰层厚对攻防很有利,另一个地点是凹向敌人的江湾——新岱,岸边全是7-8米高,很难爬得上去的陡崖,江湾两侧还配置着交叉火力,水流急冰面太薄,只能勉强过人,敌人不太防范。
116师师长汪洋决定从凹向敌人的江湾——新岱这个地方进行突破。
12月30日夜间7个步兵营和18个炮兵连7500人,还有500匹骡马冒着大雪提前一天潜伏在距敌人最近处150米的江边。一夜之间挖出几百多个掩蔽部,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足迹和车迹也无影无踪,部队在零下30℃严寒中静悄悄的等待。
漫长的18小时里,116师在敌人眼皮底下,连马也没嘶叫一声。
16时40分,155门火炮开始火力准备,把地堡和突破口前障碍物全部炸飞,7500名将士一跃而起,冲入齐腰深的冰水,仅仅5分钟就踏上对岸。
因为突破口的选择一反常规,完全在敌意料之外,守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进攻时包围的范例:
1951年2月14日,116师冒着风雪穿过横城,绕过砥平里连夜奔向砥平里以南的德山里,准备在德山里阻止美军增援,凌晨3点前卫部队到达砥平里以南的注岩里镇,很意外的发现美军第2师第9团L连和第2装甲侦察连在此驻守。
汪洋师长当即决定把这些美军打掉,三个步兵团立即展开悄悄抢占周围有利地形和制高点,一个团在注岩里正面,一个团在原州方向阻击原州敌军,一个团迂回到注岩里背后断美军的退路。
所有人就位后,所有火力立即猛烈射击,掩护2个步兵连在注岩里南面展开,美军纷纷退往镇里形成环形防御圈,镇南面步兵被火力压制一时无法前进,但迂回到注岩里背后的步兵团趁美军火力在南面时从镇北面冲入镇内。
汪洋立即调整了攻击,让迫击炮炸起烟云阻碍了美军视线,爆破小组房屋全速猛冲,在环形防御圈炸出一个缺口,美军害怕了,开始突围。
这正中汪洋下怀,断美军的退路的一个步兵营,已经在公路边的一条小桥边布置了两个连,公路侧面高地上布置了一个连。
当美军一靠近,所有火力都打向脆弱的卡车,美军被困在公路上被全歼,发现敌人后先迂回断其后路,攻击时始终保留部队在有可能出现敌人的方向预防增援。
堵美军退路同样是一个营阻击,一个营做预备队,一个营放在有可能出现敌人的方向预防增援,一个步兵连在高地一字展开侧击,将火力发挥最大化。
两个连不隔桥列阵,如果隔着桥,敌人坦克突破侧面高地火力到达桥边,轻武器打不到美军,如果炸坦克又隔着桥,另外,万一美军在背后出现的话,那断桥就避免了腹背受敌。
这个小小的阵地布置的玄机可谓高手。
防御范例:
1951年2月4日,缺乏弹药、减员严重的114师1营,坚守着350.3高地。营长曹玉海利用美军不善夜战的机会,以12名战士偷偷摸进进攻美军阵营,炸毁两座大桥,消灭迫击炮阵地,打乱了美军进攻节奏。
最后全营只剩下两个伤员守着阵地,保证了横城反击战的胜利。
1951年四月,344团一连负责防守华川水库五百平方大小的288.4高地。
连长赵志立在几天内,每天挖十四个小时,把阵地正面的800多米宽斜坡挖成了断崖,挖出30多个即使155毫米炮弹直接命中也打不穿的防炮掩蔽部,全部破坏了靠近水库能登陆的地段。
在美军高强度火力下奋战,打退十几次进攻,美军陆战三团伤亡400多人,也无法攻占高地,始终控制着公路,让美军形势一片大好的“狂暴作战”计划破产。
1951年的5月22日,五三九团二营五连来防守杜武洞高地,营长马兴旺勘察了地形后,争分夺秒地构筑工事,将前沿20多米交通壕顶用圆木棚盖加土一米,顶部只留几个投弹孔,其余全封闭。
并在临公路下坡埋伏了3个反坦克小组,不让敌坦克冲过公路去;又在距前沿阵地30多米处,设置了假阵地,放一个战斗组,吸引敌人火力。
23日,美军前来进攻,五连先是用重机枪,把敌人压制在交通壕上面,然后隐藏交通壕里的士兵,不停的通过投弹孔抛出手榴弹。
手榴弹在挤成一堆的敌群中炸开,美军全趴着没法发现手榴弹哪来的,就这样打退8次进攻,以伤亡27人的代价,打死打伤美第七师600多人。
1951年6月,60师179团8连3排排长沈树根,在华川东北13公里处的鹫峰,摆出一个布局相当的完美阵地,无论敌军从左右两边迂回还是正面攻击,都会受到攻击,左右两边迂回则会受到两个班夹击,始终把正面高地用于牵制敌人。
保持不停的移动,实施机动防御,让空阵地去承受敌人的火力,打出一场敌我伤亡比达300:4的经典以少胜多战例。
1951年6月,63军188师8连在255.1高地阻击美军"快速机动特遣队"。郭恩志连长在阵地上,先用迫击炮向美军进攻队形四周各打了一发炮弹,等美军本能的集中到中间,再用重机枪向中间进行猛烈的射击,把美军队形劈成两半。
郭连长准确把握战机,一声令下,用两个班从两边发起反冲击,以钳型包抄先切断美军退路,再从后面发起进攻,正面的步兵班也从阵地冲出。
各种武器相互之间密切协同,被前后夹击的美军根本无法反击,很快即被全歼,之后8连守了13天,伤亡14人,而美军寸步未进。
1950年10月,42军的371团2营4连奉命守卫烟台峰,一反常规在主阵地前侧设置了一个阵地,等夜晚敌人来偷袭时,静静的看着敌人爬过去后,才从敌人后面突然开火,和主阵地两面夹击击退敌人。
战至下午,连长又使出从敌人背后攻击的战术,一个小分队紧跟着被打退敌人的身后,一直冲到半山腰隐蔽起来,等敌人进攻时,又一次从敌人后面射击,又和主阵地两面夹击击退敌人,一天共打退了30次进攻,守了5天,最后只剩三人。
总体而言,中国军队进攻一般都是出其不意,而且总是迂回包抄,防守则是阵地上少数部队,主力则隐蔽集结于阵地侧后。
即兵力上前轻后重,火力上前重后轻,并不时在阵地前派出小部队,以伏击纠缠战法,迫美军过早的展开,缩短美军对阵地的攻击时间。
反冲击时一般从敌军侧后发动攻击,派出小部队袭扰敌人,打乱敌人进攻节奏,工事小而坚,并相互构成交通沟,平均一百发炮弹仅伤亡一人,指挥员要预有多种方案随时应付意外的情况。
由此可见,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军队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战术,结合了人力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有效地与美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这些战术不仅保护了自己的安全,还对美军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和损失。